?!?
此言一出,宣政殿立刻就亂套了;他們能在白澤山擔任要職,都是聰明的人,知道慕曉語是在故意為難,知道如果真的開戰他們的子嗣后代會被派到前線沖殺;為人父母,誰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走在死亡邊緣;紛紛反對慕曉語的提議。
但是他們反對沒有用,真正決定的人是白澤。
白澤當然是同意慕曉語的提議,高聲喝住他們的爭吵,說道“本座倒是覺得此不失為一個好法子,士族子嗣有更好的成長學習環境,不應該輸給平民子弟?!变J利的目光掃視眾臣,威嚴的聲音說道“本座再給加一條,士族子嗣有臨陣脫逃者,其家族也要受罰,父子之間,父有債,字償之;父有過,子連坐之;反之亦如是;推而廣之,宗人之間亦是如此;一人有罪,族受罰?!?
威嚴而不容反駁的目光看著宣政殿中的眾人,緩了緩又說“當然,此條例是否實行,還要看和談的結果,和談失敗,戰事一起,此條例便生效了;反之,今日之事就當做我與諸位開個玩笑?!?
白澤和慕曉語的目的都很明顯,就是要逼迫他們按照白澤的心意來。
于是,第一個聰明人出現了;戶部郎中上前作揖道“啟稟王上,若開戰,戶部乃身負兵員糧草重任,臣欲下朝后立即領子侄后生輩往各處查察,請王上恩準?!彼@招棋可謂是聰明至極,帶著子侄后生去各處查察,一來避免跟那些不顧一切要跟魔族開戰的大臣對峙,二來也能讓族人免于前線的廝殺。
但顯然,他還是把慕曉語想得太簡單了,還沒有等白澤開口,慕曉語就告訴他“大人自己去就好了,在諸位上朝之時本座已派人前往各位的官邸,府上的公子小姐該都已收到王上旨意;王命不可改,軍令不可違;人手不夠的,等著吏部調派?!?
這一下,把那些大臣的各種借口都堵住了。
可是這一下,也給人抓住了她的小辮子,大司空怒目而視,吼道“大膽,你不過小小的軍師,能在朝堂之上還是我王仁慈;竟敢假王命行軍令。”轉身對著白澤拱手道“軍師慕曉語膽敢暨越,臣請將其當堂杖斃。”
有他帶頭,其余的人好像都想起這茬了,紛紛請求將慕曉語當堂杖斃。太尉更是怒不可遏,朝宣政殿外面喊道“禁軍何在,還不將這廝拿下。”
宣政殿外沖進來十余名禁軍,慕曉語瞪了他們一眼就不敢動了。
鎮住禁軍,轉身看著太尉,怒道“太尉大人,王上未下令說我有罪,你就要禁軍將我拿下,是誰暨越。”目光掃過眾臣,又說道“是誰說我假王命行軍令?”拿出一塊令箭高高舉起“本座正是奉了王上之命統制軍策,換言之,之前做的方才說的,都在本座權力之內。”
這時候,是該白澤開口的時候了,告訴眾臣道“不錯,正是本王授權軍師統制一切軍政,軍師并未暨越?!弊焐想m然這么說,但臉上還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神色,眾臣都看在眼里。只是誰也猜不出究竟是因為什么。所以,誰都不敢輕易開口。
如此一來,白澤山的朝堂似乎回到了之前,只不過指手畫腳的并非那個老太宰,而是這個誰也不知道她從何而來的慕曉語;但可以肯定,之前的老太宰敢指手畫腳是因為白澤懶得管事,而現在的慕曉語是得到白澤力支持的。
白澤是神族首領,三族之中即便魔族也有不少朝拜之人,有他撐腰誰也不敢說慕曉語的不是。
朝堂上靜了下來,靜的只有沉重而壓抑的呼吸聲。
他們無話可說了,就輪到白澤出來充當和事佬了。從那張代表權力的椅子上起身,沉吟片刻,裝出一副很不滿的樣子“軍師所為雖未與諸位相商,卻也是為天下蒼生;她從民間來,更懂民生之苦蒼生所想;此事是否就此定論,尚不急于一時,可等到和談結果之后;諸位若無別的事,就都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