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君冷笑,道“母后說得好;骨肉連著親,終究是一家人,所以我不僅要治他們的罪,凡是母后娘家人,都要徹查,都要嚴懲?!?
太后頓住,慟哭道“你是在說我娘家人每一個安著好心嗎?”
帝君也慟哭,質問道“這要問母后?舉薦帝君,一母四姊妹,大哥有勇有謀,你處心積慮派他去定軍城;姐姐美貌,也有才情,你將她遠嫁外藩;小弟初露頭角,你卻要他赴大漠巡邊,選了個最無能的推上帝位;是意欲何為?我看在母后的眼里,這人族的江山不是要給我,是你自己要做帝君,要傳給娘家人。只可惜,不論你如何精心布局,卻也敵不過現實無奈,你的才能比不上大哥小弟,也比不上鼎王花梨;所以,你注定要失敗的?!?
太后慟怒,道“你這逆子,我費盡心思讓你做帝君,你就是如此報答于我?”
帝君吼道“報答,這就是你讓我做帝君的目的嗎?你有何面目對天下之人,有何顏面說母儀天下?!?
母子二人你來我往,爭吵十分激勵。
吵了有兩刻鐘時間,太后終于不得不承認事實,道“也罷,也罷,算是我最后求你的,放了你舅舅和表哥?!?
帝君拒絕,道“母后說得可真是輕巧,放了他們,你去問問那些受害之人,若是十人中有一人說他們不該死,本王可以不追究?!?
太后道“此遭,連叛亂之罪也可以免于死罪,你為何不能放他們一馬?!?
帝君道“因為參與叛亂的,不過是吶喊附和,世俗如此,情有可原,但收受賄賂,禍國殃民,罪惡滔天罪不容赦?!?
王后道“他們都是我的親人,你要殺,就先殺我。”
她已經失去理智,被氣得失去理智了。
怎么能不氣呢,大皇子叛亂,本以為是天賜良機,天下終于要落到她母子手中,可誰想到大皇子不過是在設計清楚她的黨羽,一仗打下來,她的勢力被瓦解的不成氣候。
現在,帝君又要問罪她的娘家人,等于將她徹底從朝堂上踢出去。多年的經營毀于一旦,這樣的心情,比死都要難受;所以如果帝君真的問罪于她,或許倒是個解脫;因為那樣的話她可以吼叫,可以咒罵。
但那絕對是不可能的,帝君雖然生氣,但還不至于公開問罪于自己的生母。道“本來是該將你處斬的,但你終究是我的母親,所以我不把你交給宗正寺,也不讓任何人對你動手,只是今后,你就好好地陪在父皇身邊,再也不要離開慵和宮半步?!?
慵和宮,是指太上皇住的地方。那里前幾天的時候還沒有名字,是動亂平定之后帝君才題上去的。
沒有給太后糾纏,帝君叫道“請太后回宮?!?
侍官進來將她強行帶了回去。
朝堂上就剩下帝君、花梨和九個外戚,他們已經沒有了剛才的意氣,像是霜打的茄子,焉巴在地上,連大口喘氣都不敢。
但事情還沒完,帝君坐下來,道“你們都不說話,是不是就算認罪了呢?”
太閣大學士道“臣等知罪,請帝君從輕發落?!?
帝君嘆氣,道“既然知罪,就應該也知道你們的罪就算是從輕發落也是死罪,念在終究是有一份親緣,本王不想下令處斬,你們就當堂自盡吧。”
王劍還插在地上,旁邊還有一顆頭顱。
但九個人誰也不肯起身,誰也不愿拾起這最后的尊嚴。
帝君嘆氣,道“看來諸位是不想要這個面子了,也罷……。”叫道“將他們收押,明日一早游街示眾,菜市場開刀問斬?!?
他們怕死,聽到帝君下令,連忙懇求“帝君饒命,我等愿流放邊關充軍為奴?!?
帝君道“只可惜,守衛邊關你們連刀都拿不動,還是借幾位的人頭給天下人示警。本王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