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瑩妃空中說出的故事,是另一種面貌。
太祖爺當年與式微之時結識一位武將之女,武將不愿意將女兒嫁給白丁小子,小情侶恩恩愛愛又不肯放棄彼此,便相約私奔。
武將只此一女,生氣歸生氣,心疼也是真心疼。所以后來太祖爺打江山,武將也是傾其所有的協助。
倆人當時是私奔離家,沒有父母之命,沒有媒妁之言,據說是在月亮底下,指著啟明星為證,叩頭成婚的。太祖爺當年曾經發誓,終身不負妻子。
“等到天下太平,祖爺登基坐殿,岳丈一家居功至偉,于情于理,都要留在朝中做官的。”瑩妃搖著團扇,喝了口茶,才繼續往下說。
“只是太祖爺疑心重,生怕岳丈獨攬兵權,便把虎符一分為二,自己掌一半,另一半交由岳丈手中。岳丈也是明白人,不過拿了半邊虎符三日,便叩頭辭官,把虎符交了回去。太祖爺面上過不去,當著滿朝宰輔大臣的面兒夸下海口,問岳丈可有什么愿望,自己以龍椅作保,一定幫助岳丈大人實現。老將軍一個頭叩在地上,說生平再無所愿,只想在解甲歸田之前,看見女兒風光大婚。”
“這一句話,把太祖爺架到了火上。”
“怎么就架到火上了?”我們幾人不解的問。
瑩妃冷笑起來,把扇子放到桌上,又端起茶碗喝了幾口,顯然也是心氣兒不順。
“太祖爺當時坐了龍椅,可皇后娘娘還沒名分,也沒入宮,一直帶著孩子在京中一處宅院生活。我剛才與你們說過,皇后娘娘隨著太祖爺多年征戰,落了兩個孩子,也落了一身的病痛。多年風霜,面貌已不是當年。太祖爺嫌棄發妻容顏粗陋,身材壯碩,有了另立皇后之心。”
“我他媽……”氣死我了!我抓撓著桌面,恨不得那個渣男此刻回魂詐尸,然后我再把他戳死。
“他岳丈大人當著滿朝文武這么說,太祖爺為了臉面,也不得不迎皇后娘娘入宮,但又心里不足,屢次找毛病,把當時尚未完備的欽天監和禮部折騰的要死要活,到底也定不下個準日子。還是那位皇后娘娘了解自己枕邊人,忍著心酸委屈,選了十幾名美貌女子隨同自己一起入宮,這才有了大婚時候的風光。”
瑩妃長嘆口氣,“至于宮里后來皇子不成年,應該確實是皇后娘娘做下的。但也沒辦法,太祖爺為了臉面,說是時常留宿皇后娘娘宮中,實際上是把宮妃叫去,就在皇后娘娘宮里寵幸。太子也日漸被父親冷落,若是皇后娘娘不出手,只怕等其余皇子成年,太子便無立錐之地了。至于皇貴妃,她雖然得寵,但一直在皇后娘娘和太祖爺中小心周旋。有傳言,說皇貴妃生下的第一個兒子,皇后娘娘本來沒想下殺手,是皇貴妃自己親手掐死了兒子,以此對皇后娘娘投誠,所以她的第二個兒子才能平安長大,又早早討了快封地,為的就是讓皇后娘娘相信,自己絕無讓親子奪嫡之意。”
舞貴妃眉頭緊皺,手指撥弄著腰上的雙魚佩。她等瑩妃不說話了,才開口道,“若是這么說,那太祖爺也應該知道前一位皇后娘娘戕害皇子了?”
“豈能不知。”瑩妃笑得越發陰冷,“不過是隱忍不發,找尋機會罷了。皇后娘娘的父親是交了兵權,解甲歸田不假,可他手下的兵士,多是多年伴隨征戰的,能活下來的已經不止是上下級關系,彼此之間都拿對方當生死兄弟。這些人若是都解甲歸田,朝中可用的將官就去了大半。但留下來,就必然向著皇后娘娘。余下的那些武將都是隨著太祖爺夫妻打江山的,他們一心效忠太祖爺,但也對那位皇后娘娘心生敬佩,所以太祖爺不能擅自廢后,一定要抓住個把柄。”
“拿自己嫡親骨肉,做這個廢后的把柄?”宋妃已經氣炸了,手上的鏢一直轉來轉去。
瑩妃點了點頭,又長嘆口氣,“先皇后娘娘不廢,再立皇貴妃為后,并不是太祖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