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計劃書上所言,我們基金會將對寄宿制的中小學生進行每年五百元的寄宿補助,這大概要支出15億。”
“雖然一年兩個學期,資金分兩次撥付,中間有大概六到七個月的間隔,但一次也要七千五百萬,對于我們基金來說,壓力真的非常大。”鄭潔說道。
別看現在楊樹教育慈善基金會還有195億可以動用的。
但是其中部分錢還有別的用途。
“因為我們基金會現在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都是依靠理事長您還有您的朋友捐贈,但這資金來源并不穩定,我們無法把握未來的資金變化情況。”
作為財務人員,她們最討厭的就是沒法預測公司集團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現金流。
胡楊明白她是什么意思。
以基金會現在的實力,可以實施這個慈善計劃。
除了財務資金壓力大之外。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計劃能夠有效并穩定的持續著。
若是一兩年后無以為繼,留下的將會是一個爛攤子。
這不是胡楊想要看到的,也不是郭明天和鄭潔她們所想要的。
按照鄭潔剛剛所說的,如果基金會能夠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那么這個功德無量的計劃還是有很大的可能實施的。
“如果我能夠為基金會穩定的收入來源,這個計劃就有完成的可能,對吧?”胡楊問鄭潔。
“嗯,每年至少需要15個億,不知道理事長有什么渠道為這個計劃資金?”
鄭潔必須要問清楚,她要判斷胡楊的資金來源是否具有可靠性,是否具有可行性,另外最重要的是持續性。
“我的收入!”胡楊斬釘截鐵道。
他知道自己這樣做很傻,很天真。
但他不能看著藏區的孩子在該讀書的時候卻因為這幾百塊的寄宿費而輟學。
胡楊早就查過國家公布還有藏區公布的數據。
國家撥付給藏區的學生人均財政經費是整個華國最高的,藏區學生人均教育經費僅次于京城和魔都,是國的平均水平的22倍。
然而為什么在國家財政如此大的支持力度下,仍舊給人一種很貧窮落后的感覺。
嗯,實際上也真的挺窮的。
特別是普通的牧民,
別真以為牧民都是網絡上流傳的段子那樣看到半山腰那片白云嗎?那都是我家的羊。
的確是有,但比例真的很小很小。
和大都市對比一下就知道啦。
有錢人很多,但更多的還不是搬磚的,給房東打工的
從上面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分析出來,國家對藏區教育支持力度還是比較大的。
只不過由于藏區自身的財政自生能力比較薄弱,跟其他的地方沒法比。
因此教育經費基本上都是依靠國家財政扶持的,其自身卻無力向區內的學校相應的經費。
這就是為什么在國家如此大力支持下,藏區的教育還是給人一種很落后的印象。
根本原因還是因為藏區獨特的自然和地理環境,讓寄宿學校的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高居不下。
比如教師的工資待遇福利等能夠占到教育經費一半以上。
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也是極其危險的比例。
但這沒辦法啊,想要留住人才,留住那些老師在這里,就必須如此。
畢竟很多時候除了理想,更多的還是生存。
沒錯,是生存而不是生活。
這種情況下,對學生的補助自然也就無能為力。
就算有,力度也很小的。
另外由于藏區地廣人稀,有些學生家離學校有將近200公里,你能夠想象的到嗎?
再去藏區之前,胡楊從來沒想過這種情況的。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