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展廳頂部的燈忽然滅了,在眾人還來不及反應的時候,側面的幾個燈依次亮起。然后又一起部打亮……
燈光變換,展柜里的黑釉碗內側散布的藍色曜斑開始放出亮光,猶如湛藍星空中星系運行,光影閃動,變化莫測,曜斑中還零星夾雜著藍紫色絲狀光帶。
光影迷離中,那個碗竟像有了生命,仿佛能從中看到光怪陸離的玄妙的宇宙。
人群中開始傳出一陣陣的抽氣驚呼聲,想來都是被這個碗妖異的光震驚了。但是并沒有人說話,生怕打破了這種不尋常的氣氛。
事實上,別說是這些觀眾,就算那幾個見多識廣,第一次見到這個碗的專家,他們的心里也充滿不可置信。
一個碗而已,怎么就可能燒出這種驚艷的效果?
對于這次鑒定,其實他們心里也是沒有底的,因為沒有實物可以借鑒,也沒有相關的史料和技術資料供他們參考。
徐教授和胡教授私下討論的結果是,可以參考一下建州窯黑釉瓷,比如兔毫盞、斗笠盞和油滴盞的鑒定方法。畢竟都是建州窯,瓷土應該是差不多的。
至于為什么曜變天目會那么閃,他們覺得有可能是在釉料里邊加了琥珀、黃金或者別的貴金屬了,在合適的爐窯條件下偶然就出現了這種星光閃耀的效果。
至于這種驚艷的瓷器數量稀少,遠遠少于別的黑釉瓷,他們也有所猜測。當然也只是猜想,至于古人具體怎么想的,他們也不可能都知道。
宋人以雅致為美,曜變天目瓷太過妖異,不符合宋人的審美觀,皇室人員并不喜歡,他們所鐘愛的是素色瓷。那個才學驚艷的皇帝宋徽宗,據說酷愛仰望星空,所以要求下邊燒制出天青色的瓷器來。像曜變天目這種妖艷貨色,恐怕是入不了這些清雅高貴人士的眼目的。
這是其一,另外,曜變瓷燒成率太低,燒成概率可以稱得上是萬中無一,就算工匠碰巧燒了出來,也更愿意偷偷打碎埋起來不讓人知道。
他們是怕萬一皇室中的人看中了這種碗,然后命令他們燒制,可曜變不可控,只有偶然機會才可能出現,燒十次百次都未必能燒出來一個。要是燒不出來就可能遭遇殺身之禍。
種種原因,導致建州窯黑瓷雖然在宋朝流行,這種曜變瓷卻數量稀少。
不像別的建州黑瓷那么廣泛存在,比如兔毫盞和油滴盞,就不是那么罕見了。在左煜誠的今古齋里就有那兩種黑釉瓷。
可曜變天目就不一樣了,別說今古齋,放眼國都沒有準確的消息說哪里有,雖然有傳聞,說某個收藏家或者某個百姓手里有,然而這只是傳聞,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那是事實。
它只活在人們的想象中,如今見到這種驚艷效果,其實很多人的內心都傾向于相信這碗是真品了。
再說了,島國都有三個,本來這種碗是咱們國家出產的,國內卻一個都沒有了,能不遺憾嗎?很多人潛意識里也希望國內同樣能有曜變天目這種國寶級瓷器的存在。
在安保人員安排下,在場的人都近距離觀看了這個碗之后,人群都退開,離這碗有了一定的距離,展廳的燈再一次部亮起。
站在角落里旁觀的三個人在人群退開之后,便顯得很顯眼了。
主持人拿著麥克風,聲情并茂的說道“相信各位剛才都已經見識到了曜變天目碗驚艷的一面,現在有請持寶人任志勇任先生上前給大家講幾句話。”
如果說剛來的時候,大多數人否定態度居多的話,現在已經有人覺得這碗備不住就是真的,可以做國寶了。所以任志勇在主持人的掌聲里上前的時候,有人配合著鼓起了掌。
葉小池仍然站在前面,可以清楚的看到任志勇在兩個保鏢的陪同下站到了前方的高臺上。
人比較胖,屬于胖的均勻的那種,四六分的頭發,梳得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