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曰“說人于臨死前,能快速回憶平生過往云煙。”
然而我卻攜此能力,來到了一個看似祥和的世界。
唐之貞觀七年(公元633年)
柳桉鄉,是一個現時期鮮為人知的隱蔽村落,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正值夏有六月半,可謂晨涼午暖,是個游街買賣的好天氣。
晨過午至,暖陽已稍稍刺激皮膚。
此時躺在街頭某戶人家門前的李布,經不住刺陽的洗曬,更何況穿的衣服還很厚,于是乎,緩緩睜開了眼睛。
“這是哪里?”
弱弱的眨了眨眼,李布想要起身,卻發現自己的神經無法傳輸帶動肌肉的信息,就好似毫無感覺的精疲力竭。
“怎么回事?我怎么動彈不了了?”
李布嘗試起身,并且急于起身,畢竟他的衣物些厚,在這正午陽光的眷顧下,顯然覺得汗洗是一種十分難受的過程。
忍受著粘衣的折磨,李布猛然拔身,卻感覺自己如同杯中水想要推動杯子,似乎魂與體并未合一。
失落的躺著,李布開始回憶,他隱約記得,似乎是因為病重,于是他在圍床親朋擔心傷心的眼神下,離開了那個世界。
隨后睜開眼睛,他就到了這里。
望著自己那一身寒酸破爛,卻緊裹身體多層的衣服,李布肯定自己是來到了一個乞丐的身體里。
也就是說,魂體不配合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還未適應這個身體,畢竟曾經自己的體質偏弱,而這乞丐的體質卻是強的很。
凝聚精神,李布全力刺激肌肉,這才勉強能夠控制乞丐身做動作了。
隨著他的努力,也象征性的證實了他的想法。
多次刺激,基本可以操作起身站立,李布也更是滿頭大汗。
站著懶惰卻也暈累,于是李布靠在這戶人家門邊的墻上,他開始探索乞丐之前的記憶。
乞丐是個無名無姓的孤兒,但也是這柳桉鄉的名人。
通過記憶,李布得知,乞丐先前是安靜的坐在路邊乞討,拿著酒瓶一邊暢飲,一邊吟詩,雖然文筆不怎么樣,但是卻也逗笑了不少旁觀。
伴隨著破碗與開元通寶碰撞的聲音越響,乞丐也越來越有興致,詩風也變得較為狂妄。
碰撞的聲音越來越多,就像是動聽的樂曲,乞丐聞歌起舞,這一舉動,卻嚇跑了圍觀,但是乞丐卻沒有因此停下舞蹈。
通過記憶,李布知曉乞丐已經時日無多,這是他打算臨死前留給大家,留給世界的最后一段街頭表演。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胖胖的男子出現,約摸著二十出頭,他直接拿起破碗,轉身就跑。
乞丐看到這一幕,怎能平靜下來?雖然沒想過會得到這么多錢,但是他已經打算把這錢送給恩人劉家祖姥姥,豈能隨意讓給他人?
于是乞丐踉蹌著步伐,在不被甩掉的前提下,一直追到了此時李布所在的這戶人家門前。
之后的記憶就模糊了,李布看著眼前的人家,猜測可能是因為沒要回錢來,所以乞丐含著不甘離開了。
既然現在自己繼承了乞丐的身體,那么怎么說也要幫著他把錢要回來還給恩人,如此這般,也算是無憾了。
想到這里,李布上前敲門,久久無人回應,就在李布愁眉苦思的時候,門開了。
門內一個胖男子出現在李布的眼前,正是記憶中的那個家伙,由于記憶模糊,所以此時此刻李布才算正式看清了他的樣貌。
只見胖子揉著臃腫臉蛋內夾著的眼睛,似乎是懶覺未醒,一只紅嘴嘟著卻也不及臉蛋厚,除此之外,右臉還生有一痣,痣上三根長毛。
李布看著這樣一個人,就提不起絲毫的好感,反而想要痛揍他一番,不過這僅是內心的想法罷了。
白了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