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信上寫道:皇甫將軍親啟六個大字,字寫的歪歪扭扭,不甚好看,無“筆、字、章”三法之任一,可皇甫崇的眼里卻讀出了一種別樣的感覺。
于是,他慎重的打開信,讀了起來。
······
······
皇甫將軍拜上,
某本是長社百姓何二,無意間被太平教渠帥波才覺得有可用之處,便強行帶走。
后某竟發現其欲行不臣之事。無奈身在賊營,只得暫且委身其中,但求日后能為國盡忠。
隨后,波才等人在張角的號召下高舉不義之旗,以朝廷之不備而攻至長社。
某在黃巾軍下日久,雖心系朝廷,然已是罪臣之身。
今波才圍城長社,若不能早日破之,必影響征討大局,故信告將軍,獻下一計可破潁川黃巾賊軍,望將軍能一戰而成,某雖死亦無憾矣。
波才軍勢浩大,想破之唯有火攻,亂其軍心,再派遣精兵強將,趁亂殺出。某亦將埋伏于波才軍帳周圍,伺機而殺之。
因身處敵軍而不便聯絡,望將軍準備妥當后,將數支火把立于城墻四角,使之燈火通明。
某收到信號后若準備完畢,則將向波才進言,并于軍前陣前叫罵一日,將軍可由此而斷。
若將軍決意今晚偷襲,只需將所立之火把盡數拿回,某必將火油遍布草垛之中,以助將軍。
黃巾軍情復雜,迫不得已定下此聯絡方式,望將軍勿怪。
何二將遙助成事,揚我大漢軍威。
草民何二,再拜。
······
······
這就是何二的全部算計,而且密信是何二提前寫好的,因為擔心自己在黃巾軍中地位不高,到時無法安全將信送至皇甫崇的手中,就委托了身在長社的小狗子送信。
此外由于聯絡不便,何二還制定了這套復雜的確認方式,誰知道他也正好借此搞定了薛仁貴。
當皇甫崇讀完了信,忍不住深吸了口涼氣。他能想象到何二是在一個如何艱難的情況下,寫出此信,并不被人發現的送到自己手中,只要錯了一步,那可就是掉腦袋的事情。
而扶蘇也由此,明白何二全部的計劃。
收到系統消息的他,深知何二大事已成,就算自己揪出何二曾經與朱儁為敵,也難以磨滅其功,不禁嘆道“此人將來必為我心腹之患。”
扶蘇的揣測果然一語中的,此后的何二給他造成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
······
······
何二看完系統通知,就趕忙向長社奔去,雖然已經拿到了《太平要術》的中篇,但是張曼成還是要獲得的,所以自己就要快點趕去南陽。
終于,何二趕在天黑前,來到了長社城。
他把稱號改為“陣斬波才”后,就急忙進城尋皇甫崇去了。
皇甫崇的將軍府其實就是何二以前到過的長社官府。
院子還是那百米見方的院子,牌匾還是那楷書“官府”的牌匾,石獅還是那威武雄壯的石獅,唯一不同的只有那兩株已經抽出新芽的楊柳,在方正之間透露著一丁點的春意。
何二來到官府門前,再一次見到那個只會說:“有事擊鼓,無事即歸”的衙役。
可這次,衙役見了何二卻完全換了副嘴臉,他不僅老遠就迎了出來,而且整張臉都笑的擠作一團。
只見那衙役來到了何二身邊,笑道:“這不是陣斬了黃巾軍渠帥波才的何小哥嘛,來來來,有什么事您盡管吩咐。”
何二也懶得和他這狗眼看人低的家伙多計較,遂道:“你快去向皇甫崇將軍通傳,就說草民何二拜見。”
那衙役顯然沒想過何二會如此輕易的放過自己,本來準備好的一番說辭也沒能用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