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扶蘇住所。
青衫向扶蘇回稟,尾生和羊羊去拜見何二了。
扶蘇氣的是七竅生煙,原來又是何二這家伙搞的鬼,還假裝不是自己。
他越想越氣,最后滿眼怒火的自言自語道“何二,你給我等著,到時候我會讓你知道什么是殘忍!”
······
······
由于討伐董卓的眾諸侯各懷異心,在酸棗遷延日月,保存實力。他們每日大擺酒宴,誰也不肯去和董卓的軍隊交鋒。
酸棗糧盡后,諸軍化作鳥獸散,終于這場聲勢浩大的董卓討伐戰,就這么不了了之。
袁紹回渤海、曹操落東郡,一時間各諸侯都開始了自己的發展和各自之間的攻掠,再無人言董卓入長安之事。
而董卓這邊,到了長安后的他非但沒有減少恐怖的統治,反而變本加厲,自稱太師。
他欺壓大臣、殘殺百姓、奢侈揮霍、專橫獨裁,惹得天怒人怨,朝中大臣皆密謀想除之而后快。
······
······
袁紹在其門客逢紀建議下,準備謀求攻取冀州,但顏良、文丑直言,他們十分忌憚韓馥麾下部將麴義。
正這時,有一玩家突然上門來,言有破麴義之法。
袁紹請而見之,而后拜其為五品宣德將軍,命其設法謀取麴義。
據史料記載,麴義原是韓馥麾下大將,而后背韓投袁。
他長期生活在涼州,所率領的士兵都異常驍勇精銳。但后來因自恃有功而驕傲放縱,被袁紹忌憚斬殺。
麴義到袁紹麾下后就頂替了顏良的位置,成了袁紹手下第一大將,其武藝可見一斑,而且為人善戰,袁紹麾下最精銳的先登營就是麴義麾下的。
或許因為麴義的死亡,先登營在后來并不夠出名。但是麴義曾率八百先登營士兵以少勝多,擊敗了公孫瓚最信賴的白馬義從,在袁紹擊敗公孫瓚的戰斗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
······
而就在袁紹謀劃韓馥之時,一個文人模樣的青年,輕車簡從的自袁紹所在的渤海往陳留方向去了,那人便是荀彧。
董卓亂國后,任守宮令的荀彧棄官歸鄉,將宗族遷至冀州避難。
袁紹親往見之,待為上賓,不過荀彧覺得袁紹不是心中所想的主公,他因見曹操心懷漢室,曾追董卓于洛陽,故而準備前往拜見。
荀彧千里來尋曹操,正值曹操在東郡大敗了黃巾余孽于毒等人。
曹操與之徹夜長談,大悅,手舞足蹈道“這是我的子房啊!”于是任荀彧為別部司馬。
而后曹操在東郡和麾下一眾三戰黃巾軍,擊敗于毒、白繞、眭固等人,平定東郡。
······
······
一日,曹操會見眾人,見到扶蘇和何二,忽想到那日怒火沖天追擊董卓后,被徐榮埋伏所敗之事,不禁嘆起氣來。
扶蘇因救駕有功在曹操身邊的地位提升不少,他趕忙道“今東郡黃巾賊已盡數剿滅,不知主公慮何事?”
曹操看了看扶蘇,又看了看眾人,道“某所念之,本初有逢紀,董賊有李儒,而某麾下尚無軍師祭酒一名,他日對敵恐又中奸計矣!”
扶蘇聽到此,急忙的拍起荀彧的馬屁,道“這有何難?曹公有荀文若呀。”
曹操聽后道“文若善政務方略,乃‘王佐之才’,而不擅詭謀之策。”
荀彧聽到曹操如此稱贊自己,慌忙拜道“主公謬贊了,文若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呀。”
見眾人無言,荀彧思慮再三后向曹操舉薦道“某正有一良友,才華過人,尤擅籌劃,只是世人知之者甚少。因放浪形骸,不拘流俗,常被稱為有‘負俗之譏’,不知主公見也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