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曹操將獻帝讓他前去救駕的事拿來詢問眾人。
但這次大家發生了較大的爭執,其中多數人是不同意迎接獻帝,大家普遍認為迎接了獻帝,就會變得束手束腳。
為人正直的荀彧見此,對曹操勸解道“從前晉文公迎周襄王返回,而后諸侯服從;漢高祖東征項羽為義帝穿素服發喪,而天下歸心。都是因為奉主上以求人心所望,這是大順也!此乃‘奉天子以令諸侯’之策。”
曹操正猶豫間,見到戲志才似有所言,便快步走到其跟前,問計于志才。
戲志才身體無力,只能在曹操耳邊低聲道“這要問主公之心了!在某看來,天下臣子間唯主公最忠!昔日天子蒙亂,董卓亂政,朝臣惶恐不敢動,是主公您單刀入庭刺殺董卓;在天下人不知所措,是您最前號召起義勤王;董卓逃長安,諸侯畏懼不前,唯有您不慕虛名、只身追擊。就算我等皆會反對,主公定會去迎陛下的呀!只是,隨同陛下前來的臣子恐多昏庸之輩,勢必會對我軍有所影響,但其皆宵小之輩,以主公之能,足以應之!”
聽了戲志才的話,曹操放聲而笑,道“那個無能之輩不足為慮,哈哈,這天下唯志才,懂我也。”
于是,他命夏侯惇、典韋率騎兵五萬先行,自己和余下眾人帶步兵隨后,迎奉獻帝。
扶蘇則請命隨夏侯惇為先鋒,曹操點頭應允。
······
······
卻說獻帝劉協剛逃到洛陽,下人便報李傕、郭汜已經和解,兩人一同領兵將到。
劉協大驚,如今洛陽城郭不堅,兵甲不多,實在難以為戰。
于是,他只得起駕往山東進發。
當時百官無馬,皆隨駕步行。
眾人出了洛陽,走了還沒有一里地,就見到后方塵土飛揚,遮天蔽日,金鼓喧天。
原來是李傕、郭汜大軍到了!
百官都全身戰栗不能言語。
劉協想到在長安之過往,心痛欲裂。
這時,他忽然想到一人--曹操,當年曹操單刀刺董之事,劉協早有耳聞。
劉協情不自禁地說道“要是此刻曹操在就好了。”
話語剛畢,就見南方塵土飛揚,一支騎隊飛馳而來。
那人來到駕前,勒馬道“某乃曹操座下先鋒夏侯惇,特來保駕。將軍已盡起山東之兵,隨后便來。”
劉協見夏侯惇軍下士兵威武雄壯,其心乃安,遂道“甚好,甚好。真是說曹操,曹操到呀!”
······
······
卻說李傕、郭汜大軍見到曹操兵馬已至,且已先得了獻帝,便列陣備戰,準備搶回劉協。
可這時,曹操步軍大將曹仁、李典、樂進三人領步兵五萬至。
李傕眼見曹軍越來越多,恐遲則生變,便領軍疾馳,殺將過去。
劉協見此下令夏侯惇、曹仁分兩路迎敵。
夏侯惇乃與曹仁分為兩翼,馬軍先出攻向李傕,步軍后隨攻向郭汜,全力殺敵。
扶蘇跟隨在馬軍之中,和李傕對了上來。
原來他隨軍前來,是打著收獲李傕令牌的主意。
扶蘇在萬軍之中一眼就認出了領頭的李傕。
李傕在三國并不出名,扶蘇對他可是怡然不懼。
既然找準了人,扶蘇便拔出剛換上的百煉劍,一人拍馬,去戰李傕。
夏侯惇看到自己還未下令扶蘇便擅自行動,有些惱火。
可他又不能不顧及扶蘇的安危,只得急忙率軍殺向敵人,自己緊隨在扶蘇身后。
李傕見一青甲小將迎面而來,毫不在意挺槍而戰,兩人陷入爭斗模式。
······
······
雙方之間戰局開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