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畢,周瑜將玉生煙、尾生引到桌前,將曹操那邊的情報遞給他們,并解釋了起來。
“自從那日甘寧將軍趁曹操水寨未曾修好的機會夜襲曹軍后,我軍和曹操大軍再無爭斗。
眼瞅著沒有戰事、艦船處于閑職狀態,蔡瑁便下令把水軍中的艦船用纜繩連在一起,方便管理這些艦船以及屬軍。
這本是正常只舉,因為船停靠岸邊的水寨里再用纜繩緊緊系住,綁定的船就不會被水流沖散。”
緊接著到了關鍵的地方,周瑜開始一字一頓的說道“蔡瑁的想法我知道,他自以為己方軍勢浩大,我們只能被動防守,無法主動和他們開戰,否則一旦戰事失利,就將兵敗赤壁。
可是他將艦船首尾相連停在岸邊,如果碰到了緊急情況,戰船勢必無法迅速四散開來。
只要我們用火船攜東風進攻,即使繩索被斬斷,可沖撞之下亦能將所有戰船點燃,屆時漫天大火、無可擋也!”
尾生一聽周瑜的計劃,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
原來這才是“鐵索連環”!
而玉生煙還有些不解,便問道“都督,攜東風進攻的話,那東南風在哪呢?最近我看風向都是西北為主、或者無風。”
周瑜繼續解釋道“根據我多年的觀察,只要夜間有大霧,第二天天明又是天朗氣清,不出日必有東南風。昨夜大霧彌漫,今日天晴風小,近日必定有東南風。
而且有了黃蓋將軍前車之鑒,倘使不來東南風,我們只需要尋個‘關防嚴緊’的由頭,拖延幾日便可。”
兩人這才明白,周瑜在江東多年自然對長江的動態了如指掌。
尾生躬身行禮道“都督大才,尾生佩服。”
周瑜卻大笑起來“尾生將軍不必過謙,你在江夏阻我大軍三次征伐,可見行軍打仗本領之深令人佩服呀!”
尾生聽了周瑜的話,知道心胸寬廣的周瑜不是在擠兌自己,但依舊忍不住后怕不已。
幸虧當時孫權對周瑜心有忌憚。
要是周瑜親自出馬,他即使有甘寧相助,也絕守不住江夏。
······
······
五日后深夜,曹操水軍營寨。
曹操召集眾將領,笑道“今日諸君且隨我,去江上接納投降的甘寧。”
扶蘇已然被關押,知道曹操會被周瑜火攻的只有何大和張詡兩人。
張詡不想曹操被敗,出言提醒道“主公,甘寧畢竟是江東的將領,我等還是小心為好。”
曹操點了點頭,道“那我們就在水軍營寨門前相候,屆時進可攻退可守,立于不敗之地也。”
張詡豈知他的好心,卻正好害了曹操的大軍。
二更時分,甘寧帶船果然出現在了江上。
只見甘寧駕小船二十艘,上皆是蘆葦、火硝和硫磺等引火之物,以帆布遮住,直往北岸曹操大營而去。
曹操命令麾下善戰的水軍將士登大船十余艘,然后他們帶著開往水寨門前,其余樓船、士兵皆留下待命。
······
······
是時東風大作,波浪洶涌。
曹操所在的樓船居于中央,他遙望隔江,但見江水之南有帆幔若隱若現,隨風而來。
曹操憑高望向南方,問道“可是甘寧的降船?”
前方的士兵回報道“船上布滿白旗,船頭大旗上書‘甘寧’名字。”
曹操仰天大笑,道“此天助我也!”
眼瞅著漸漸靠近了曹操的水寨,甘寧開始計算著雙方的距離。
待到時機成熟,他便高舉畫戟,道“鼓帆,滿風前進!”
話音剛落,士兵們紛紛將船帆全部大開。
借助這浩浩東風,帆船如離弦之箭沖往曹操的樓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