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釋迦牟尼扛過了七情六欲的誘惑,以堅定的內心以及強大的智慧戰勝了自己的心魔,身外佛光越來越盛,波旬皺起了眉頭。
他最善于操縱七情六欲,所以他自身在任何情況下都會保持著一顆冷靜之極的內心,理智的去處理一切事情,但他此時也不由的有些犯難。
釋迦牟尼不受誘惑,以智慧降服心魔,眼看成道在即,這讓他有些猶豫,是否要出去親自跟釋迦牟尼斗上一場。
波旬其實很少與他人正面斗法,他化自在大道擅長挑動心魔,勾起修士心中七情六欲種種情緒,在無形無跡之間蠱惑修士,取得自己想要的戰果。
但這并非說他的斗法之力就弱了。
波旬現在的一身道果,乃是從一位大羅金仙巔峰存在那里掠奪所得,所以他會施展那位大羅金仙的一切神通道法,一身戰力也是極為強橫。
自開天辟地以來,三界當中修煉到大羅金仙道行的存在有許多,從當初在紫霄宮聽道祖講道的那三千大能,還有后來洪荒各族崛起的許多強者,無數年來誕生的大羅金仙確實不少,只不過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隕落在各種大劫當中罷了。
在這眾多的大羅金仙當中,波旬想要從中找到一個適合奪取道果的存在并不算困難。
但是他若想要再進一步,從他化自在天子,晉級成為他化自在魔祖,就必須奪取一位準圣境界的道果才行。
可準圣境界的各位老祖道行何其高深,其跟大羅金仙之間有著天差地別的差距,再說那等存在道心何等堅固,哪里是他能夠引誘的。
他若是真要生出這種心思,恐怕才剛剛觸動準圣大能的道心,就會被對方追溯本源,將他的本體都給找出來,打得灰飛煙滅。
所以波旬若想要成就一方魔祖,就只能找向釋迦牟尼這樣正處于證道階段的存在,以心魔誘惑對方。
只要對方沒有扛過心魔,就會被他掠奪一身道果,成就他的無上大道。
可惜,波旬來洪荒世界的時間還是晚了一些,當年他的道行也不如現在高深,等他參悟到能夠奪取大羅金仙道果的時候,洪荒那些大能,能夠晉級準圣的早就已經晉級了,沒有晉級的,依舊還在苦苦摸索,無數萬年也未必就能碰到一個。
這也是他化自在大道最大的弊端,永遠都不能夠主動晉級,只能依靠掠奪他人道果才行。
波旬隱在三界無數年,上次錯過了燃燈證道的時機,他已經非常遺憾了,而今不過數百年的時間,竟然又碰到了釋迦牟尼證道,這等良機他自然不愿放過。
所以,波旬冷靜的在內心之中稍微分析了片刻,很快就拿定了主意。
隨著他的心念一動,被他誘惑的提婆達多與外道晡刺拿等人掙扎著紛紛起身,目光之中時而清醒時而迷茫,漸漸的,眼眸之中兇光外露,看向釋迦牟尼。
這些人內心深處還保留的一絲理智仍在掙扎,努力抗拒著身體的行動,可是被誘惑起的心魔已經占據了絕對的上風,除非他們能夠突然頓悟,一舉將心魔壓制下去。
否則,他們的軀體就只能被自身的惡念所掌控。
在波旬的操縱下,提婆達多他們邁著遲緩的步伐,向釋迦牟尼走去。
波旬覺得,此時釋迦牟尼正處于證道的關鍵時刻,若是被這些入魔的弟子打擾的話,應該會擾亂他的心神,從而能夠讓自己有機可乘。
甚至,如果釋迦牟尼看到自己的弟子入魔之后如果心生憐憫與不忍,他還可以借機將魔念種入釋迦牟尼的內心深處。
他化自在大道最擅長的就是千百倍的放大修士內心深處的一切欲望,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哪怕是一個人心中當真沒有任何惡念,充滿了善良和正義,他都會將這個人的善良和正義千百倍的放大。
然后,當善良太過,就有可能會變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