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樂鋒在林州城同易九霄見面之后,易九霄便向跟他保證過,每隔兩個月拿下一座州城。
易九霄果然說到做到,在之后的三個月時間內,接連拿下了周國的兩座州城。
其中一個是宜州以北的宛州,另一個是宜州以西的煙州,拿下之后都移交給了陳隊。
在給了樂鋒四座州城之后,易九霄告訴樂鋒,他不能再攻打州城了。
樂鋒問其原因,易九霄說是陳國目前人馬太少,多了也無法守住,還不如暫停一下。
這個說法樂鋒無法反駁,而且很認同,四座州城一分,他能動用的力量不多了。
于是,他便派遣其中一名金丹,特地飛回陳國催陳皇和太宰派兵。
太宰宣中春一直關注著周國前線的動態,見捷報頻傳,內心很是得意,不斷在陳皇面前游說。
那位送信金丹到了金州城之后,再次堅定了宣中春和陳皇的決心。
宣中春在朝堂之上向陳皇提議,一次派遣二十萬大軍和十名金丹高手到周國前線。
這是一個大手筆,也是大陸諸國出兵史上最多的一次,也只有陳國這樣的強國才能派出。
陳皇雖然無意去角逐霸主之位,但現在已經騎虎難下,便同意了宣中春的建議。
這名傳信的金丹立即返回到宛州城,樂鋒很快將信息傳遞給了易九霄,一起等待大軍的到來。
陳國在調兵遣將,周國也在行動,接連丟了四座州城,周皇已經無法忍耐。
東面,洪良與費通在平州打得難分難解,十萬大軍死傷過半,卻也勝負難分。
周皇只能從北面調兵,周國的北疆有近二十個州城,每個州城之中都有兩三萬兵馬。
北疆與絕地相鄰,平常也無仗可打,兵馬和太守都是常規配置而已。
周皇決定從北疆抽調十名太守,二十萬大軍,與都城雷州城的十名金丹會合后共赴南疆。
這次周皇是下了天大的決心,他要一舉將陳國和易國的人馬給滅了。
只是周皇未能預料到,陳國同樣征集了二十萬大軍和十余名金丹高手。
一年后,陳國的二十萬大軍和十名金丹進入了周國境內,此時周國北疆人馬也在都城會合。
因為人多勢眾,陳國大軍并未像前次那樣繞道而行,而是長驅直入。
沿途輕松拿下了周國的兩個西南州城,其中一個就是樂鋒與易九霄討論過的巴州城。
等到陳國兩支兵馬會合的時候,陳國已經占領了六座州城。
陳國的大軍是早一步到達宛州城外的,比周國的兵馬要早上一個月時間。
只因周國北疆各州都是苦寒之地,道路崎嶇,行軍速度太慢所致。
樂鋒不斷接到探子報告,說是周國的二十萬大軍正在南下移動中,距離宛州城四千余里。
就在他緊張焦慮之際,易九霄來了,來得很是及時。
“易大人,你來得正好,我已經接到探報,周國二十萬大軍,十幾名金丹正向宛州城移動。”
易九霄微笑了一下,說道“樂院長莫急,我來宛州城正是商議此事。”
“我并非是著急,只是想提前籌劃,不知易大人對此事有何高見?”
“那就好!本來也不用著急,我兩國在此地的人馬三十多萬,有二十名金丹,怕他做甚!”
易九霄說得胸有成竹,他把賬一算,己方有著絕對優勢,樂鋒還真放心了。
樂鋒雖然修為高深,為人也很奸猾,但對于行軍打仗這些事,真是外行。
因為他并不是兵部出身,也從未上過戰場,此次出征還是平生第一次。
之前白撿了易九霄的四個州城,一度讓他自信心膨脹,認為自己也是軍事天才。
但真正到了大軍壓境之際,渾然就沒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