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違反此條禁令者,都會被宗門廢除修為,最后被驅(qū)逐出神州宗。
當然,在神州宗修煉武道,比自行修煉優(yōu)越了許多,成長速度也快了很多。
易九霄和董正這些年親傳了很多弟子,他們都在宗門內(nèi)任職,負責指導(dǎo)新進弟子。
而且神州宗內(nèi)不但有開天經(jīng)中的功法,而且還有辟地書中的一些戰(zhàn)技。
易九霄在陽州城平常并沒有多少事,政事上有董正,宗門日常事務(wù)有杜五處理。
于是他便跟董正和杜五商議,想去不歸海那邊歷練一下。
曾經(jīng)易九霄聽董正講過在不歸海之中的經(jīng)歷,他很是好奇,很想找到那個使用金銀的海島。
另外他隱隱地感覺到不歸海中藏著巨大的秘密,至于是什么,就需要自己去探尋了。
只是這些年一直忙于在凡人區(qū)域建國,忙于傳播武道,這些想法都沒有成行。
現(xiàn)在建國之事大局已定,后面幾乎不用太操心,一切自然會水到渠成。
聽到易九霄的想法后,杜五沒有什么意見,他沒到過不歸海中,印象里只有好奇。
董正的態(tài)度是堅決反對,曾經(jīng)他在不歸海中的那些經(jīng)歷,即便是現(xiàn)在還是心有余悸。
但是易九霄說出了自己的理由,其一他可以飛,這一點跟修真者大有不同。
其二,到了他現(xiàn)在的境界,如果不外出歷練,只是每日靜修,將會很難進階。
最終董正和杜五被易九霄說服,同意了他的想法。
或許有一日,當董正和杜五修煉到武皇境界,也會去不歸海歷練。
臨行之前,易九霄將到武皇這一階段的戰(zhàn)技都留給了二人,這是辟地書之中的。
開天經(jīng)中的功法二人都已學過,也就是開天拳、疏浚掌、煉神訣,只要勤學苦練即可。
除此之外,易九霄還做了一些準備,他的儲物戒指中放入了大量的酒食。
他現(xiàn)在依然要吃東西,在不歸海中闖蕩,水、食物、酒必須要準備充足才行。
這次他準備得比之前都重復(fù),兩只手上各戴了一枚儲物戒指。
左邊儲物戒放的是酒,右邊儲物戒放的是水和食物。
如果這些人間煙火被修真者看到,肯定吃驚得連眼球都會掉下來,修真者只會帶丹藥。
跟董正和杜五告別之后,易九霄便向東飛去,一直飛到了不歸海邊。
到了不歸海之濱,他沒有立即入海,因為他找一份不歸海的地圖。
之前在博山集市他買過一份滄海地圖,但是那張海圖很不完整,不包含不歸海區(qū)域。
在那份海圖中不歸海只有一個名字,其余一點都沒有標注。
也難怪,這份地圖乃是修真者所繪制,修真者根本就不敢深入到不歸海區(qū)域。
那些誤入到不歸海區(qū)域的人,最終都化為了凡人,就像董正一般,不再是修真者了。
真正熟悉不歸海風貌的并非是修真者,而是世代生活在海邊的凡人漁民。
在不歸海沿岸,居住著很多漁民,這些人常年都在海中打魚為生,經(jīng)常會出海。
易九霄在海邊尋得了一個碼頭,此地名叫定海灣,其中居住著上千戶漁民。
這里是陽州中書省幾萬里海岸線上最大的碼頭,不僅有漁民,還有商人,一片繁華景象。
在集市之上,易九霄找了客棧住了下來,他是第一次來此,一切都很陌生。
接下來的日子,他便是逛市場,接觸那些漁民,了解不歸海中的情形。
這跟行軍打仗一樣,也需要知己知彼,不能一無所知地貿(mào)然進入。
經(jīng)過數(shù)日的了解,那些漁民還是了很多情況,也很有價值。
其中之一就是,在這不歸海中并無妖獸存在,海中只有普通的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