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夫?大王想要征召多少民夫?大約多長時間?”
聽了李元嘉的話之后,陳琳先是心頭一驚,隨即又是一苦。
大唐實行的是以均田制為基礎的租庸調制,太上皇在位的時候就規定凡是年滿二十歲的男丁都會被授予一百畝土地。其中二十畝是永業田,可以世世代代傳下去,還有八十畝則是口分田,人死以后是要歸還給朝廷的。
拿了朝廷的田,自然就要給朝廷交稅。
按照大唐的律例,不論貧富都要定額繳納一定的糧食和絹布等物,同時還要每年為政府服務二十天——聽起來好像很公平的樣子,朝廷給你田地,你來繳納租金,并且一定時間的無償服務,算是等價交換。
事實上,在這個地廣人稀的時代,這確實算得上良法了。
而陳琳之所以心頭一苦,就是聽見了李元嘉要征召民夫的那句話。因為身為潞州刺史,同時還是這地界最尊貴的親王,李元嘉想要用民夫去做什么陳琳肯定是攔不住的,但是潞州就這么多人,每年征召民夫去做什么也早有了安排,萬一要是徐王需要的人數眾多,而且時間又久的話……
仿佛沒有看到陳琳的難色,李元嘉淡淡的說道“具體要用多少人,用多長時間,我現在還沒有想好,所以先問問陳別駕,這潞州城附近一次性可以征召多少人?”
“這……”
猶豫了一下,陳琳恭敬的回答道“如果只是潞州城附近的話,一次大約可以征召千人左右!如果范圍放寬一些,腳程在一日左右的話,兩千人應該也沒有問題!”
“呵,這么多啊!”
聽了陳琳的話之后,李元嘉頓時被嚇了一跳!
潞州城這么大點的一個小地方,在李元嘉眼里最多也就是個鎮子的水平,平時他連出去逛個街都沒什么興趣,沒想到竟然能一下子征召上簽名民夫?這么一想的話,這地方還是挺有料的嘛!
“……”
看著李元嘉一臉驚訝的樣子,陳琳嘴角抽了抽,略有些尷尬。
大王,您好歹也是潞州刺史好不好?
自己的封地啊,竟然連這些最基本的東西都搞不清楚,陳琳一時間也不知道到底是埋怨人家不關心政事,還是自己這個別駕和其他官員太無能,沒有能輔佐好刺史了……
不過郁悶歸郁悶,有些事情陳琳還是要搞清楚的,所以猶豫了一下之后小心的問道“大王,不知道您征召民夫是想要做多大的工程?我好給您盤算一下,看看需要多少人,干多長時間能做好。”
把這番話說完之后,陳琳這心里可是相當的忐忑。
征召民夫,除了給自己大修亭臺樓閣之外,李元嘉這樣的一個親王還能有什么事兒?畢竟這是皇帝親王們的通病,歷朝歷代莫不如此,哪怕前隋以文為謚號的楊堅和當今圣人也不例外,所以想想李元嘉這樣一個少年,似乎想要在潞州衙署里面大興土木似乎也不是什么讓人驚訝的事情。
只不過……
問出了剛才的問題之后,陳琳就已經忍不住開始琢磨如何勸阻大王,至少也要讓他把工程的規模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這大唐的天下,畢竟剛剛安穩了才幾年?
就是今年還有好幾個地方反叛,加上剛剛又有三十個州鬧水災,朝廷在很多地方還是捉襟見肘呢。潞州不是什么大州,財力物力都相當的有限,如果太大的工程恐怕真的是難以承受。
“唔……多大的工程?”
對于陳琳的這個問題,李元嘉一時間也有些茫然。
今天他就是聽到了山東河南三十個州大水的消息,所以突然間心血來潮,想要搞一項“民生”工程。但是具體這項工程要怎么做,做多大的規模,需要多少人手,干多長時間……曾經的外科醫生,現在的徐王表示,自己也是一臉的懵逼啊!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