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
正在埋頭寫字的李元嘉,頓時被嚇了一跳。
放下斷掉的柳枝炭筆,揉了揉有些酸困的右手,李元嘉隨手拿起旁邊煤爐上的水壺,卻現里面早已經空了。所以他一推桌子站起身,走過去推開房門,一股子寒意撲面而來,讓李元嘉精神一振的同時也眼前一亮。
靜悄悄的小院中,白茫茫的一片。
“呵……”
張開嘴輕輕呵了一口氣,一道白霧出現在李元嘉的面前,向前行進了半尺長之后便消散在半空之中。
長安城中的第一場雪,著實下的不小。
從昨天晚上到現在,這場初雪把長安內外變成了銀裝素裹的世界,李元嘉之前吃過早飯的時候曾經童心大起,出去踩了那么幾腳,現積雪至少有半尺來深,這會兒再看的時候那幾個腳印已經被徹底的蓋住,找不到了……
就在李元嘉看著門外的大雪出神的時候,旁邊的小屋門也打開了,春煙急匆匆的走了過來“大王,您有何吩咐?”
因為李元嘉不允許她們在書房待著,也不讓在門口受凍,所以只有聽見聲音才會急匆匆的走過來。
伸手把水壺遞過去,李元嘉開口道“春煙,去打壺水過來?!?
“是,大王?!?
躬身應是之后,春煙急匆匆的走了。
而李元嘉沒有著急著進屋關門,而是抬頭看了一眼漫天紛飛的雪花,眨了眨眼睛忍不住低語道“瑞雪兆豐年,希望貞觀十年也是個豐收年吧。”
關上了房門,重新走回桌子前坐了下來。
相較于門口處的寒冷,旁邊的兩個煤爐持續不斷的給他著溫暖,至少不會手僵到拿不動筆的程度。不過這會兒李元嘉沒有拿起另一支炭筆繼續寫下去的心情,而是看著剛剛寫下的文字,坐在那里開始呆。
貞觀十年,就這么來了。
算起來的話,李元嘉在長安城中已經待了三個月了。
十月庚寅,大唐太武皇帝葬于獻陵,廟號高祖,穆皇后祔葬,加號太穆皇后。
十一月戊申,唐高祖配享太廟。
十一月庚戌,李世民想在太原立高祖廟,被顏師古諫止。
十一月戊午,李靖上書,請李世民依遺誥穿常服,臨正殿,皇帝不允,下詔厚待高祖舊人?。
……
正月甲午,也就是新年的第三天,李世民終于親自聽政,表示大唐正式從太上皇的駕崩中恢復了正常。
而他李元嘉,也在長安城中待了整整三個月時間。
不過他并沒有住進皇帝賞賜的大宅院,而是依然住在舅舅宇文士及給他準備的“小”宅子當中。因為他還在守孝,不能貪圖享受,大宅院什么的自然是先閑置兩年再說。就連他在長安待著的時間里面,也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嚴格遵守著守孝的規矩。
這三個月時間里,李元嘉過得也是相當的忐忑。
因為除了他之外,其他兩個回長安的親王在太上皇下葬之后便已經回去了封地,只有他上書請辭的時候被皇帝給駁了回來。為此李世民還特意召見了他一次,命他安心在長安待著,等候調遣!
懵逼的李元嘉完全搞不懂,這是要把自己調遣到哪里去!
“算了,不想那么多了?!?
晃了晃腦袋,李元嘉驅散了心中的那些許不安,思緒忍不住飛向了千里之外的潞州——那地兒雖然在他眼里就是個大鎮子,但是終究也是屬于他的大鎮子,留在長安三個月之后總是忍不住有些想念。
尤其是掛念的,是潞州城中的下水道工程第二期。
走之前李元嘉可是專門交代過的,不管自己能不能及時回去,下水道第二期工程都必須在秋收之后如期開始。而且這一次他也讓韓山和陳琳他們做了更充足的準備,包括要準備更多的人手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