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李元嘉抵達了自己在長安城東門外的莊子。
不得不說,這個當年被母親宇文昭儀和舅舅宇文士及置辦下來的莊子真的很不錯,雖然面積不是很大,加起來也就一千多畝土地,但是距離長安城卻很近,土地也相當的肥沃。
當然最讓李元嘉滿意的,還是從莊子中間穿過的那條河。
這條河不光是可以讓莊子的土地得到很好的灌溉,最關鍵的是無論造紙還是打鐵,亦或是造玻璃或者釀酒什么的,都離不開水。有了這條河的存在,可以說給王普他們省了很多的辛苦。
而且……
當李元嘉駐足河邊,看著清澈無比的河水從腳下流過的時候,那感覺就像是回到了自己上輩子的小時候。那時候,姥姥家門前就有一條河,而且河水也很清澈,小時候他經常在舅舅的帶領下跳進河里玩耍,只不過后來他上大學的時候那條河就再也找不到了……
“大王,人都到了,東西也都準備齊了。”
就在李元嘉的思緒飛到了另一個世界的時候,身后傳來了王普恭敬的聲音。
“嗯。”
又看了一眼腳下的河水,李元嘉把自己飛散的思緒收回來,扭頭看向了身后的王普和陳木,點了點道“走吧,去看看去!”
“是,大王?!?
陳木和王普,是韓王府翻車工坊的兩個負責人。
前者是“研制”翻車的骨干,也是整個韓王府技術最好,腦子最活的木匠,現在已經是眾多木匠們的頭頭了。至于說王普的話,當然就是李元嘉手下最得力的干將之一,如果不是現在造紙作坊那邊已經穩定了下來,而且也沒人能干的比王普好的話,他還真是不舍得把王普調過來。
正是因為有了他們兩個的存在,李元嘉才會這么放心。
短短三四個月的時間,王普就已經完成了木匠和雜役們的分組,并且建起了偌大的翻車工坊;而陳木則是帶著自己的幾個手下,教會了一百個木匠如何制造翻車——雖然每個人都只學會了一個零件,但是毫無疑問,讓貞觀年間的木匠學會制造標準零件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這個時代的木匠們,習慣于一手包辦全部。
比如說當初陳木打造桌椅的時候,就從來沒想過要找其他人幫忙,而是一個人按照大王畫的圖紙一點點打磨出來。所以在打造每一個零件的時候,他們往往都是憑借經驗和手感,然后在制作的過程中慢慢的調整。
所以每一件作品,其大小都是不相同的。
但是這一次,在李元嘉的硬性要求下,每一個零件的長度,寬度,木材的厚度,還有它們的形狀,誤差必須要盡可能的小。
這對于陳木來說,難度可就太大了。
因為李元嘉要求的不是他一個人做到,而是一百個木匠都必須要做到!
只有做到了這一點,才能讓每一個做出來的零件都是通用的,才能讓一百個木匠可以分工合作,組建一個原始版的流水線。
所以在接到了命令之后,陳木只好先教會這些木匠們學會如何使用王府的尺子,識別上面的數字,然后才能教他們如何制作每一個零件!如果只有幾個人的話還好辦,但是當人數達到了一百人,而且全都是腦袋里長滿了木頭的傻貨的時候,陳木真的是有點想死……
好在最后王普找了幾個人來幫忙,才勉強是教會了。
而現在廠房建好,工匠們也都教會了制作零件,王普才敢派人通知了大王。而聽到這個消息的李元嘉自然是大為驚訝,立刻便決定來城外一行。
這兩個人的效率,讓李元嘉有些意外。
因為當初教會陳木的時候,他就費了好大的勁,就連王普也不太容易,原以為一百個木匠肯定艱難無比,所以李元嘉才向皇帝要了一年的時間。但是他沒想到的是,王普和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