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六本“小學數學”,其實李元嘉并不怎么關心。
雕版制作起來雖然比較慢,但是勝在一次雕完之后可以用上很久,只要李忠把好關就沒什么好擔心的,出錯的機率不大。
他真正關系的東西,還是代表著未來的活字印刷。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制作了三千九百四十個活字。”
在走進作坊的時候,李忠一臉自豪的說道“雖然距離十萬字的目標還有很遠,但是現在已經可以做到一天一百多個活字,以后肯定還會更快的!”
“嗯,不錯!”
聽了他的話之后,李元嘉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一天一百多個活字的速度,而且肯定是一個字要復制好多個的那種,這個速度放在工業時代絕對是蝸牛的代表。但是在這個時代,如果不是李元嘉指導著搞出了陰陽倒模的技術,恐怕一天能做出六七個就頂了天了!
漢字不是英文字母,尤其是現在用的還是繁體漢字,那速度……
嘖嘖!
所以對于李忠他們的工作成果,李元嘉真的非常滿意。而且他也知道,李忠他們那里現在還有十幾個小學徒正在認真學習,過了年差不多應該就要出師了,到時候制作活字的速度暴漲個幾倍應該沒什么問題!
一年做一萬個活字的目標,恐怕還真不是夢?
只可惜……
“這個速度,沒法再快了!”
想到李忠當初給他的那個成本估算,李元嘉就莫名的有些憂傷——如果他們真的每年能夠做出一萬個活字的話,至少也要砸進去五千貫,也就是說一個活字要五百錢,這個數字就連李元嘉都有點承受不起!
其實他要是知道后世一個清朝商人用二十萬兩白銀造出了四十多萬個銅活字,估計還要慶幸一番。
李忠他們造活字的成本,真心的不算高了。
畢竟前后差著上千年的時間,就算李忠他們已經掌握了陰陽倒模,并且用的也不是銅那種戰略物資,能把一個活字的成本壓縮到五百錢上面,在大唐年間絕對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奇跡了。
造出二十萬個活字,也不過需要十萬貫而已……
“咝……”
想著想著,李元嘉突然倒吸了一口冷氣,忙不迭的使勁搖頭“膨脹了!膨脹了啊!十萬貫都開始不當回事兒了?嘖嘖,冷靜,要冷靜了李元嘉!”
告誡自己一番之后,李元嘉才把心頭的翻滾給壓了下來。
活字慢慢的造,韓王府還能撐得住這個成本,要真是一口氣找來一百個工匠給李元嘉打造合金活字,說不得三四年的功夫就要破產!別忘了,他還有一大堆的作坊和工匠要養活,同時自己在長安城里還有辣么大的一個王府和數不清的下人、衛隊,這些哪個不要用錢?
就靠他每年的俸祿,還有土地、職田什么的?
別看前些年李元嘉用十三香一口氣就賺了那么多,但是別忘了,香料在這個時代本身就貴的很,甚至被很多大戶人家當成貨幣給儲備起來!所以賺那些錢的時候,韓王府也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雖然相對于這些代價來說,李元嘉賺的確實多了點……
“他么的!當個親王也不容易啊!”
一邊不知恥的在心里發著牢騷,李元嘉一邊隨口問道“你們造出來的那些活字,都是按照那本字典做的吧?”
“是的,大王,全都是那本字典上的字!”
沒有任何猶豫,李忠立刻便點了點頭“按照他們使用的多少,某些字如之,也,者之類的,我們都是造了一百個,還有一些比較常用的造了五十個,其他大多數都是造了二十個備用。”
之前大王曾經讓他們統計了一百本書里面的文字,從中挑出了一千個最常用的漢字,編纂成了一本字典。后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字典的容量逐漸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