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元嘉發了一通脾氣之后,無論王普、陳木他們,還是宮里派來管理那些木匠和雜役的官員,終于都老實了下來。
在接下來的三天時間里,就是他們給那些木匠們施加了絕大的壓力。
說白了,這些搞事兒的木匠不過是不服氣陳木的年紀,所以私下里搞點小手段而已。不是李元嘉不愿意親自去威嚇他們,實在是雙方的身份地位差距太大,李元嘉要是去干了才是真的丟了面子。
有了王普和那個中年官員,就已經足夠了。
反正第三天拎出四個不知死活的家伙,那名中年官員直接命人挨個揍了二十大板,然后不顧他們聲嘶力竭的哭喊,遣返了回去。
殺雞駭猴,效果極佳。
所以接下來那兩百多個木匠無論是分組找師傅,還是學習制作翻車的零件,個個都乖巧得很,再也沒有人敢陰奉陽違,更別說跳出來找事兒了。
“十天之內,肯定可以全力開工!”
在來向大王匯報的時候,王普信誓旦旦的說道“雖說這些木匠都是新來的,但是都是老手,而且這次也只是學造一個部件而已,十天時間絕對沒有問題的。”
“嗯。”
聽了王普的話之后,李元嘉只是簡單的嗯了一聲,并沒有多說什么。
流水線這東西,在大唐貞觀年間想要搞出來真的很難,但是難度主要在調配眾多的人手,讓他們能夠像一個精密的儀器一樣協同轉動上面,另外就是整個流水線需要至少十幾個“小組長”,由他們來配置各個環節的人手和資源!
木匠們制作那些配件,確實不是很難。
前面之所以花了大半年的時間,一來就是陳木等人終究不過是一介木匠,大字都不識幾個,所以只能靠王普從造紙作坊那邊抽出時間來幫忙協調,甚至還要時不時的來李元嘉這邊學習、取經;二來終究不是很急,大家都沒有拼命去干而已。
但是這一次不一樣,所有人全力開工,而且也有了現成的參照。
如果和一千多年以后相比,在大唐建立一條流水線,哪怕是超級簡陋版的流水線,因為主管和“工人們”的素質問題,再加上李元嘉也不能真的親自動手,所以很艱難,花了大半年時間才勉強成功。
當然了,這個成功的意思是達到最佳配置。
如果只是簡單的搭起框架,讓木匠和雜役們可以順利用流水線做出翻車的話,那就早了很多。只不過最初一百余臺的月產量和調配好后一個月三百余臺的產量,差距就太大了。
好在事情有兩面性,有艱難的一面,就有容易的一面。
容易的一面就是一旦流水線調配完畢,想要把它擴大的時候就會非常的簡單,只要有足夠的人手就能輕松搞定!
現代化的生產線需要廠房,需要昂貴的設備,還需要長時間培訓過的工人,但是大唐版的流水線異常粗陋,沒有廠房可以露天生產,設備不過就是一些木匠們用的工具,陳木他們也準備了足夠的數量,就連“工人們”也是早就培訓好的,只要跟著學幾天就能做出質量不差的配件……
嚴格來說,就是原本的基礎上擴大三倍人手而已。
所以當王普說最多十天就可以全力開工,一個月造出一千臺翻車絕對不是問題的時候,李元嘉沒有一點懷疑的意思——他既然敢答應皇帝,自然是早就算計好了的。
沉吟了片刻之后,李元嘉點頭道“好,這兩個月就辛苦你們了……給我盯好了!我這次可是在陛下面前立了軍令狀的,接下來兩個月你就給我盯死了翻車工坊,如果有人敢挑事兒的話,不論是誰,先給我打個半死再說!”
“是,大王!”
心中一凜,王普連忙躬身應是。
有了李元嘉的這番話,他這心里就算是徹底有底氣了。
不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