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鹽這個字,房玄齡心頭就是一顫。
尤其是當(dāng)他聽到海鹽這兩個字和韓王李元嘉扯到了一起,并且傳到了皇帝的耳中,房玄齡當(dāng)即就皺起了眉頭,心里也開始擔(dān)心了。
他知道,皇帝絕不會無緣無故的說起這件事情。
房玄齡對眼前這個比自己小了十幾歲的皇帝太了解了,很清楚對方雖然心胸豁達,且知人善用,但是因為十三年前的事情,李世民的心態(tài)卻起了極大的變化——一方面,皇帝變得更加“心胸豁達”,連魏征那樣的家伙都能忍受,就是一心想要證明給世人看,或者證明給歷史看,自己當(dāng)年所做之事沒錯;另一方面,皇帝的戒備之心也從未放下來過!
所以一聽到海鹽和韓王等字眼,房玄齡心頭就是一突。
鹽這玩意兒,可不是誰都能碰的!
雖說大唐不設(shè)鹽鐵專賣,但是作為國家的重要物資,無論鹽還是鐵,朝廷和皇帝肯定都一直在盯著呢。所以聽了皇帝的話,房玄齡就趕緊追問了一句。
“意思就是,十一郎派人去了海邊。”
看著房玄齡臉上明顯有些緊張的表情,李世民微微一笑說道“而且兩年前就派人去了,如今剛剛從長安城中送來了消息,韓王府收獲了第一批海鹽……具體數(shù)量有多少還不是很清楚,不過想來幾百斤還是有的。”
說實話,皇帝很喜歡看到房玄齡這幅樣子。
雖然他明知道以梁國公的城府,這種略帶慌亂的樣子很大可能是做給他看的,可李世民就是喜歡,哪怕假的也喜歡!
只不過……
讓皇帝有些失望的是,房玄齡眼中的那一抹慌亂很快就悄悄散去,表情也變得淡定了起來。這老貨甚至還端起杯子喝了口茶水,然后笑瞇瞇的說道“陛下,韓王派來的人怎么說?可是他們又找到了什么好辦法,能夠讓海鹽的產(chǎn)量增加一倍?還是說韓王家的工匠們運氣不錯,找到了讓海鹽變得更細更白的法子?”
“切……”
皇帝的臉色微微一變,房玄齡甚至隱隱聽到了對方那一聲不滿的悶哼。
呵呵。
其實房玄齡剛才確實有那么一點擔(dān)心,并且也確實故意把那絲擔(dān)心表現(xiàn)了出來,讓皇帝看到……還是那句話,他太了解皇帝了,知道對方想要看到自己什么樣的反應(yīng)。
要是一丁點擔(dān)心都沒有,皇帝肯定是會不開心的,因為那說明房玄齡對自己的女婿沒有什么感情,眼睜睜的看著對方犯錯誤也無動于衷;而如果擔(dān)心太過的話,皇帝又該擔(dān)心自己的手下重臣和弟弟感情太過深厚,將來會有麻煩……
反正流露出那么一絲最恰當(dāng)不過,剛剛好。
而且事實上房玄齡確實有那么一點擔(dān)心,因為鹽這東西實在是太重要了,李元嘉一個親王貿(mào)然去碰的話真不是什么好事兒!
只不過也就是那么幾個呼吸的功夫,老房馬上就想到了長安城中那個小狐貍的為人,一顆心瞬間就平靜了下來。
在梁國公的眼中,二十不到的韓王可比好多四五十歲的人都要穩(wěn)重!
再者說了,要說賺錢的話,韓王府那么多的好東西哪個拿出來不能賺錢?光是一個玻璃,現(xiàn)在長安城中都有人開出三百貫一塊的價錢,就想買幾塊回去裝點自己的書房,結(jié)果還不是一塊都買不到?
韓王府作坊生產(chǎn)的玻璃,幾乎全都送進了宮里,送到了梁國公府和郢國公府!
所以轉(zhuǎn)瞬之間,房玄齡就想明白了一切,心情自然而然的放松了下來——他可以肯定,韓王肯定是對海鹽下手了,但是這件事情李元嘉也絕對和皇帝說過!
那個小狐貍,心里清楚著呢!
“哼?!?
果然一看唬不住自己的老部下,李世民眼中閃過了一抹失望之色,又輕哼了一聲之后撇嘴道“玄齡,你倒是和自家女婿心意頗為相通啊?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