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可以說是計劃周詳,嚴絲合縫,完全讓人挑不出任何毛病來……
當然了,換一個說法的話,就是比上次那個什么策劃書靠譜多了。
至少他一個堂堂宰相,能看懂了啊!
上次那封信里也是一個三年的計劃,可是看來看去房玄齡也搞不太明白,好在這一次總算是讓人松了一口氣。
只不過……
沉吟了片刻之后,房玄齡面色一整“陛下,您真的打算讓韓王去做嗎?”
“嗯。”
微微點頭,李世民淡然道“愛卿也知道,這件事情如果不是他的話,其他人至少也要六七年才能做成……多花三四年時間,對我們來說或許無所謂,但是對很多大唐的子民們呢?他們能不能等這三四年?”
“……陛下仁厚!”
默然片刻之后,房玄齡起身行禮。
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大唐如今地域遼闊,何止千里?所以就像每年都不少了澇災一樣,旱災肯定也不會缺席。只不過相較于今年逼的皇帝都只能去偏殿上朝不同,往年的旱災規模沒有這么大,涉及的州縣少一些而已。
但是無論如何,每年因為旱災而餓肚子,甚至餓死的百姓也不會少!
所以早建成一年,自然就對百姓好上一分。
哪怕能多一臺翻車,說不定就能讓好幾十人免于餓肚子,甚至于救回幾個人的性命啊!
而聽了房玄齡的這句話之后,李世民臉上也是隱隱泛起了一絲得意,笑著擺手道“愛卿,那此事就這么定了?”
猶豫了一下之后,房玄齡開口道“陛下,臣無異議,但是……”
“呵呵,不用擔心。”
不等對方開口,李世民就已經知道房玄齡要說些什么,直接搖頭笑道“此事朕自有計較,這幾日旨意就會下達……對了,十一郎所需的那些財物和人手,愛卿可有章程?”
“這……”
猶豫了一下,房玄齡很快就有了決斷“財物好辦,盡數撥下即可,至于說人手的……臣以為就按大王所言,從那一百名木匠中抽出六十人,打散后分給各道即可!”
“哦?”
眉頭一挑,李世民輕笑道“直接抽走六十人?那某些人可能就要跳腳了。”
雙目輕輕的耷拉下來,房玄齡淡淡的說道“此事關系天下百姓,又是陛下欽點,他們不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