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十一今天的表現,最開始讓李世民很是疑惑。
曬鹽技術是不是真的像弟弟說的那么夸張,李世民心中自然是存著疑慮——對于古代的皇帝們來說,學會分辨臣子們話里的真假是門大學問,李世民自然不會那么輕易的就相信李元嘉,哪怕他是自己的弟弟。
畢竟這年頭荒唐事兒多了,地方上隨時都能給皇帝搞出百八十個祥瑞出來。
也就是說出那番話的是李元嘉,隨便換個人的話,恐怕皇帝早就一番訓斥,再加上貶官降級了。
只不過……
因為李元嘉之前的“赫赫戰功”,讓皇帝對他所謂的曬鹽之法雖然心存懷疑,卻也相當的重視。
就算大唐不缺鹽,鹽價也不高,可是如果這曬鹽之法真的那么厲害呢?
如果真的不用熬煮,只是風吹日曬的就能把鹽從海水中提出來,那對天下百姓來說可是天大的好事情——隨便算一算的話,讓現在的鹽價降低一小半毫無問題!而這樣一來的話,就意味著誰掌控了這曬鹽之法,誰就可能控制天下的食鹽!
所以李元嘉愿意把方法賣出去,皇帝自然是滿意的很。
他連鹽稅都不愿意收,自然不會,也不愿意把這曬鹽之法收入囊中。但是因為李元嘉的特殊身份,李世民也絕對不會愿意讓這法子只握在他的手中——食鹽之利實在是太大了,大到了皇帝不可能允許某個人或者某個集團掌控的地步。
至于說從中能賺多少錢,李世民就不怎么在意了。
再多,能多到哪兒去?
反正花錢的又不是李世民,他才不會在乎老十一能從中賺到多少……對皇帝來說,如果這曬鹽之法真的那么厲害,絕對是會的人越多越好。所以聽了弟弟的打算之后,李世民還是頗為開心的。
只不過……
隨后聽到弟弟說“一起做玻璃的生意”,算是讓李世民徹底的愣住了,好一會兒才瞪大了眼睛道:“你,你剛才說什么?讓朕和你一起……做生意?”
說著說著,一股子火氣蹭的就冒了上來!
大膽啊!
自己搞出曬鹽法和玻璃,并且想要把它們售賣出去也就罷了,考慮到這些都是好玩意兒,李元嘉借它們賺點錢什么的李世民想想也就忍了。結果現在這小子變本加厲,竟然想要把自己也給拉進去……
這小子現在也太大膽了!
堂堂的大唐皇帝開門做生意,這是想要笑死人么?
朕富有天下,缺你這點錢?
就在李世民怒火上升,瞪著眼睛準備喝罵一番的時候,看出他眼神不對的李元嘉趕緊眨了眨眼睛,伸出了一根食指:“二哥,一百萬貫!”
“你……啊?”
胸中的那股子氣剛從嘴里噴出來一個字,聽到了他的這句話之后,李世民的目光瞬間一凝,把后面的話又給咽了回去。
不僅如此,在愣了一愣之后,李世民的目光開始頻繁閃爍,臉色也終于忍不住發生了變化——別看皇帝動不動就在弟弟面前發怒什么的,實際上那都是李世民有意為之,故意讓李元嘉看到自己的態度。
但是這一次,他是真的沒有能忍住!
一百萬貫!
哪怕就是大唐的皇帝,聽到這個數字之后也要震上一震了!
一年下來,大唐的稅收才有多少?
別人或許不太清楚,但是作為皇帝的李世民可是再明白不過了——全部收上來的錢加起來,比一百萬貫真多不了多少!
唐初的稅賦,以租庸調為主。
說白了,就是在均田制的基礎上,每戶授田100畝,其中口分田80畝、永業田20畝,然后按照南北收“租”。北方繳納粟米,每丁2石,南方交稻谷,每丁3石……稻谷碾成米的大約也是2石,算是南北統一。
至于說庸,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