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最后一段,鏡頭只是一閃而逝,隨后,火車便到了終點。
火車終于到了終點站,小偷們在警察的押送下上了車,一個瞎乞丐的身影出現在火車站中,他似乎很茫然的向前不斷走著,卻終究被警察給攔了下來。
黎叔,終究是被警察給抓到了。
但看到這一幕,幾乎所有人都有一種不妙的預感
男主呢?攔截黎叔的男主去那兒了?
其實看到現在,影片的暗示已經很明顯了,但大部分觀眾,仍然不敢相信,這部電影竟然敢死主角!而且是男主角!
這個世界,這個時代,受米國好萊塢的影響很深,所以,文藝和商業這兩種劃分的非常清楚,而“悲劇”,一般都被劃分到文藝的陣營,在正規的商業巨制中,永遠都是那么一些固定的流程,甚至范本。
沒有人會跟錢過不去,故意去寫一些“惡心”觀眾的情節。
這些情節主要的概括就是死男女主角!
然而現在,在陸軒這樣一位典型的商業片巨子的手臂下,竟然出現唯有文藝片才會出現的“死男主”?這怎么可能!
所有人都不相信這一幕。
但隨后,這一幕發生了。
周宮宮試鏡時的鏡頭出現了。
她坐在餐廳中,警察過來了,將男主死前的一些消息說了出來……
伴隨著警察的敘述,一些片段開始呈現在觀眾面前
“傻根”仍然昏迷者,無比懵懂的渡過最后一段旅程,而在他的正上方,男主攔在黎叔身前,死死的抓住黎叔,但是,他的“技藝”是遠遠不如黎叔的,他的臉上、身上,被勒緊了一條條血線……
但是,男主卻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力,最終拍動了隔板,引起了警察的注意……
當警察來到火車隔板的時候,黎書已經不知去向,這里僅留下男主藝人。
他的身上到處都是血跡,但他的手指,卻堅強的在手機上寫道“傻根的事兒已辦妥,等著我……”
“記得那一天,上帝安排我們見了面,我知道我已經看到了春天,記得那一天,帶著想你的日夜期盼,迫切地不知道何時再相見,記得那一天,等待在心中點起火焰,我仿佛看到了命運的終站,記得那一天,你像是丟不掉的煙,彌漫著我再也驅趕不散,那一天,那一天,我丟掉了你,像個孩子失去了心愛的玩具,那一天,那一天,留在我心里,已烙上了印,永遠無法抹去……”
在上映之前,許多觀眾都聽過這首陸軒的新歌,當時,所有觀眾都覺得,這首歌意境很好,仿佛是一首傷感情歌。
“但是,誰能想到這歌竟然是為這個結局來配的!”
一名正在看著電影的觀眾,高聲叫了一句,卻在不知不覺之間,意境淚流滿面。
所有的鏡頭,都預示著這部電影的結局,但看到最后的觀眾們,沒有一點點的怨恨,卻有一種奇妙的救贖感,一種難以言喻的傷悲,但在這股傷悲中,似乎又有一種升華……
這首歌的演唱過程,是倒敘了在火車中,男主與黎叔的“戰斗”,僅有三分多鐘的快閃鏡頭,甚至,同樣是影片之前正常使用的凌厲、炫酷的打斗方式,但如今,給觀眾帶來的卻是完不一樣的震撼。
當觀眾們,還沉浸在男主死去的那種悲傷又壯烈的情懷中時,聽到消息的女主,似乎程面無表情,拿著東西,拼命的吃了起來。
警察在旁邊,似乎理解女主的心情,勸慰道“等孩子養大了別瞞著他,他爸爸是什么人,跟他實話實說,不丟人!”
女主面無表情,繼續吃東西,吃著吃著,一滴眼淚終究是流了下來,卻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哀傷,也是一種無比復雜的感情……
“那天的云是否都已預料到,所以腳步才輕巧,以免打擾到,我們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