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收回握有的期權、分紅,并追究在職期間所有的公司財務往來,若有問題,直接扭送司法機關。
這是對“前老總”最兇狠也是最致命的打擊了,在華國職場,還是講究一個做人留一線的,老板與職業經理人的關系,大多還是很親近的,即便是老總在位置上的時候,略微伸些手,寬厚一些的老板,也會覺得這是人之常情,并不會深究。
汪邵其實并不苛刻,在于海鵬之前,他聘有三任ceo,全都安然離職,唯有于海鵬,他得罪的可是公司未來老板,拿下他,是對未來老板陸軒的示好,是汪邵的誠意,于是就有了于海鵬在陸軒入股第一天被卸職之事。
樹倒獼孫散,于海鵬一倒,親近他的屬下,自然是要倒下一大批的,所以當陸軒與汪邵簽署了協議之后,便將京城國際傳媒,交給了嚴峻新,讓他與公司財務主管汪東萊,處理好京城國際傳媒接下來的事情。
汪東萊即是京城國際傳媒財務主管,于海鵬離職后,由他接任公司ceo,為了穩定軍心,也為了向汪邵示之以誠,陸軒也支持了汪邵的決定。
因為接下來的京城國際傳媒,將進入一段時間的動蕩期,可以想象,那些于海鵬的親近人士,將會大批離職,但汪東萊卻無法提拔自己人,因為下面的人都知道,現在是特殊時期汪邵仍是大老板,但陸軒卻是未來的大老板,汪邵若是今后不在了,讓汪東萊如何做事?他只是因為汪邵的關系,才一直掌控著財務,在實際能力上,其實并不高明。
于是,便有了陸軒吩咐下來的,讓“嚴峻新輔助”。
,在業內的身份地位比汪東萊可高出一大截呢,嚴峻新輔助汪東萊,其結果必然是公司的一切人事,慢慢轉化為嚴峻新手中的權利,而陸氏傳媒,也將逐漸掌控京城國際傳媒。
不過,陸軒即便是“放權”,在入股后的第一天,他還是跟隨汪邵一起,逛遍了京城國際傳媒上下,將京城國際傳媒的業務,全部了解了一遍。
京城國際傳媒沒有制作業務,這算是行業內的“共識”,也是八大巨頭中的一個“笑話”。
但實際上,經過陸軒的考察,發現京城國際傳媒的制作業務還是有的,而且還是非常優質的資產京城電影學院的一級合作協議,京城戲劇學院的一級合作協議,以及京城各大電視臺的合作關系,京城電影制片廠的股份……
特別是京城電影制片廠,這可是此前華影的重要資產啊,在20年前,許多優質電影都出自此廠,但伴隨著時間的流逝,京城電影制片廠與華影脫離關系,進行股份制改革,于是汪邵便參與其中,拿到了京城電影制片廠的一些股份。
但汪邵隨后干了什么事呢?他借助手里面的股份,嚴格限制京城電影制片廠制作任何新電影!
這做法,簡直就是謀殺這個老牌大廠,而京城電影制片廠的其他股東,如兄弟傳媒、皇影娛樂,竟也默許了京城國際傳媒的做法。
看到這一份資料時,陸軒的心情是復雜的。
他明白汪邵的想法我收購自好萊塢的電影,能帶來如此巨額的利潤,干嘛還要不斷的向京城電影制片廠投錢???畢竟,京城電影制片廠雖然改革了,但其中有50的股份,還掌握在華影和國家手里呢……
這是一灘爛賬,那怕是陸軒,也不愿意攙和其中,但他除了惋惜之外,還能做一些其他事情。
“向京城電影制片廠提出通告,就說我們有意啟動新的項目,讓其他股東們,一起開個會?!?
懷著復雜的心情,陸軒向嚴峻新吩咐道他在看了京城電影制片廠股東名單之后,便產生了一個念頭這股東,竟然恰好就是目前陸氏傳媒的三大敵人,不,是兩大敵人,京城國際傳媒已經變成“友軍”。
兄弟傳媒與皇影娛樂,是不可能變成友軍的,既然如此,自己就要好好籌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