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到底是誰
晚飯后,顧獨去練兵,打從打完那一仗,他再沒見過冼白,連慶功宴上都沒見著。
洗白沒來找過他,楚琴也不讓他去找冼白,理由是相重陽疑心重,顧獨要是去找冼白,只會給冼白添麻煩。
算上冼白,相重陽有四名童侍,因為相重陽很老了,卻始終升不到黃袍,但每一屆甄選都會得到一名童侍。
為相重陽練兵的童侍叫辛壽,看上去年紀比楚琴還大,從顧獨開始練兵起,就是他在為相重陽練兵,想必他是相重陽最看重的弟子,或者是唯一愿意教導的弟子。
顧獨想不明白相重陽是怎么想的,收了童侍卻不教導,這又不是傳手藝,并不存在教會徒弟就餓死師父的問題,為什么要這樣吶?而且相重陽這樣做,三位祭司也不管,難道這不算禍害人嗎?
但是楚琴告誡顧獨,不要管別人的事,他可以在戰場上救冼白的命,卻不能干涉相重陽教不教冼白。
而且楚琴還提醒顧獨,不能太過意氣用事,像上一次去救冼白,就是極其愚蠢的行為,因為他們是童侍,不是士兵。
童侍和士兵的區別很大,士兵死了就是死了,不會成為魂軍,因為沒有簽定文書,而且沒有意愿參加童侍甄選的人,基本都沒有靈覺,魂力也不強,就算做了魂軍,也沒有多大的意義。
而童侍死后會成為魂軍,冼白即使戰死,還是有機會存在的,顧獨沒有必要陪著他一起死。
理由很簡單,人的命數也是一種天賦,楚琴看上了顧獨,冼白被相重陽要走,這就是命數決定的,就好像顧獨生在苦酒街,而上官荷生在軍政司首座家里一樣,沒法比,更沒得選。
楚琴還告誡顧獨,既然顧獨想成為御魂師,就要先學會遠離是非,保住性命,有情有義當然好,但要量力而行,否則實力不夠,仗義就成了催命符。
顧獨相信楚琴,所以他既不去找冼白,也不跟辛壽搭扯,但今天晚上,卻意外地看到了冼白,站在辛壽身邊。
但是看到冼白的一瞬間,顧獨心里的寒意瞬間加重了。
練兵的時候不能分神,雖然經過一場戰斗,魂軍只剩下三百五十二名,但顧獨畢竟只是個童侍而已。
練完了兵才發現,辛壽不見了,而冼白正捧著漆盒向他走來。
顧獨現在有些拿不準了,心里這股寒意到底是因為自己有危險,還是冼白有危險?就像上官荷遇險的時候,他也是感覺到身上發涼,雖然沒有現在的感覺嚴重,但那應該是因為當時的靈覺比現在弱。
冼白很興奮,繃不住地笑意,說道“兄弟,魂主終于肯教我了,今天是我頭一回練兵,我現在才知道,你真厲害,能一個人練那么多兵,我連八十三名魂兵都指揮不動。”
顧獨笑了笑,他現在很糾結,跟冼白一起走吧,萬一他有危險,就會連累冼白,可不讓冼白跟他走吧,如果有危險的是冼白,那他就幫不上忙了。
顧獨問道“你跟你的魂主說什么了?他怎么突然愿意教你了?”
冼白答道“我什么也沒說,我哪敢跟他說話呀,今天吃完晚飯,他就讓我跟辛師兄來練兵。”
顧獨點了點頭,突然覺得五天前那場刺殺,可能不是跟那個副將有關,而是相重陽安排的人。
顧獨說道“走吧,咱們回去。”
“好!”冼白高興地答應,說道“以后咱們就總能見著了。”
顧獨笑,問道“辛師兄怎么走了?”
冼白答道“他晚上受了涼,方才說肚子疼,就先回去了。”
顧獨又笑了笑,還真是巧啊。
一路上冼白說個不停,比女人話還多,顧獨左耳進右耳出,部的精神都集中在探查四周的動靜上。
心里突然一激靈,顧獨說道“別說話!”
冼白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