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葉南拜師方仲永之后,春去秋來,冬過夏至,十年歲月一晃而過。
今年足有四十七歲的方仲永,已是兩鬢微霜。
但十五歲的葉南,體型卻依然圓潤。盡管這在這個年代看來是富貴的象征,可仍是讓他苦惱不已。
“每天一百個仰臥起坐,一百個俯臥撐,然后再跑十公里,簡直有用過頭了啊!肥肉可以減下去,這一身肌肉要怎么辦啊!”
“南兒。”
今日席間,方仲永磨了磨手里的筷子,看著已經只比他低半個頭的葉南,感嘆道。
“自你拜我為師后,同年過了童子試,一首《墨梅》才氣三尺一,詩出鳴州,震動一時,被譽為‘大宋神童第一’。但六年前我勸你府試,你說再推遲幾年,三年前我勸你府試,你說還沒準備好。”
“還有三日,便是府試報名截止。今年,府試、解試、省試,三試同歲,不知你準備好了沒有?”
“老師莫急。”
看著方仲永那就差把自己趕出去科舉的焦急模樣,葉南哭笑不得。
“這十年,學生博覽群書,終于準備好了。雖不敢保證三元及第,但必定榜上有名!”
“好!”
一看葉南竟然答應了,方仲永激動的直接站了起來,對外面高喊道。
“阿昌,備馬。南兒,隨我去縣衙報名!”
看著方仲永這么激動,葉南趕緊拉著他坐下,勸道。
“老師,老師,先把飯吃完,再去也不急啊!”
……
阿昌全名方昌,比葉南年長一輪。十年前差點醉酒誤事后,方仲永便在方家村雇傭了他作為仆役。但洗衣做飯,下田耕地一應事務,依舊親力親為。
和方仲永一起坐著嘎吱嘎吱,減震系統極為惡劣的牛車,葉南對駕車的方昌笑道。
“阿昌哥,這次麻煩你了。”
“不麻煩,不麻煩。”
方昌趕緊搖頭。
雖然就輩分來說,他是葉南的表哥。但實際上,葉南是方仲永的弟子。主仆之分,他老爹一開始就在他耳朵旁說了好幾遍了。
在方仲永給葉南報名的時候,連金溪的知縣都被震動了。
大宋第一神童這句話可不是葉南自封的,而是官家說的。
這位神童自童子試后,蟄伏了十年。如今,終于打算出關了嗎?
這位知縣使勁夸著葉南,說他肯定上榜,就連解元也是不難,并表示有什么困難可以來找他,一路送著方仲永與葉南離開縣衙。
然后,這個消息從這位知縣這里,迅速向外傳遞。
很快,先是撫州,然后整個江南西路都知道,這位‘大宋第一神童’,終于要開始自己的科舉之路了。
……
與此同時,汴梁城內。
剛剛下朝,和別人吵了一架的王安石,黑著臉回到家中。
一看王安石這表情,他兒子王雱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當即規規矩矩的,避免被心情不好的爹爹找到機會收拾了。
就在這時,門外響起一聲鷹啼。
王安石走出門外,不久,拿著一份書信邊走邊看的他,臉上難看的表情不見,漸露笑意。
“這個小家伙,如今終于打算入場了嗎?”
王安石收起書信,對一旁正吃飯的兒子笑道。
“阿雱,今年的省試,你有對手了!”
因有著六竅玲瓏心,性格孤傲的王雱,眉頭漸漸皺起。
平日里少言寡語的他,難得開口問道。
“是誰?”
王安石笑道。
“是你方叔父的徒兒,葉南。”
王雱想了想,面露疑色。
“大宋第一神童?”
“正是!”
提起這個,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