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還要吃飯?”
許遜之一個問題把張玄問懵了。
“怎么?還不讓人吃飯嗎?”
看著張玄一臉難以置信的樣子,許遜之連忙解釋道
“貧道雖然剛剛達到玉恒境,但是也已經開始辟谷。張先生大能,自然是在元興境之上,必然也懂得辟谷之法。”
辟谷張玄自然知道什么意思,可是他是真的不會啊。
至于這玉恒境、元興境,張玄也在那本《天人書》上大概讀過。
大致意思就是修道之人把修行境界進行了劃份,自下而上分別是玉恒境、元興境、居攝境、赤烏境、神爵境、太始境等等。
而且,這些等級不限于修道之人,對于陰司值守、山神土地等也同樣適用。
看著張玄面露難色,許遜之連忙道,
“雖說辟谷可以不食五谷,但是有時為了解饞,也是會吃一些的。只不過貧道這里并沒有備什么炊具吃食,就去山上采些果子供先生解饞吧。”
接下來三天里,張玄接連吃了三天果子。
肚子有些吃不消了。
“入鄉隨俗,我還是學學如何辟谷吧。”張玄生著悶氣,手中捧著《天人書》,翻到辟谷那一章,開始細細看了起來。
此時,張玄身上原本的那件長衫早已破爛不堪,便換上了許遜之送來的一件藏青色修道袍。
按照這《天人書》所說,這辟谷,無非就就是天人感應的表現。
所謂天人相感,陰陽相和。最初,人便是天地,天地便是人,只不過后來神識分離,這才有了天、地、人之分。
而修道有成者,在神識中可以混沌陰陽,彌合天地,自然可以吸風飲露,遨游天際。更有得道成仙者,甚至可以執雷掌電,役使鬼神。
不過,雖然有了這些高深的領悟,張玄卻依舊不會如何辟谷。
從理論到實踐,實在太難了。最重要的,他找不到自己的神識到底在什么地方。
“神識?神識?”張玄拿手掌拍著自己的腦袋,卻是毫無頭緒。
這時,許遜之托著一盤野果走了進來。
“張先生,該吃飯了。”
“許道長來了,快坐快坐。”張玄趕緊把許遜之迎了進來,順勢接過盤野果,然后放在盡量離自己遠的角落里。
這幾天,張玄借住在許遜之家中,總要抓住這個機會和許遜之攀談,多了解一下這大明成化年間的風物和修道之家的修行之法。因為平時許遜之還要打坐修煉,只有來給他送野果的時候時間充裕些。
在這幾天的交談中,張玄已經知道,這許遜之乃是百里外云門仙山中的一名外門弟子。
云門仙山,乃屬于神霄一門。
根據云門仙山的規矩,凡是外門弟子,都要下山歷練一番,或捉鬼除妖,或降龍伏虎。兩年前,許遜之因為這白水河鬼船之事被派到此地。
“張先生,我今天來此,是專門辭行的。”許遜之開口道。
“辭行?”
“不錯,原本師門派我來此,就是為了白水河鬼船之事,如今這荒島孤魂已經被張先生渡了過去,鬼船之事也就就此了結了,我該回師門復命了。”
“此次復命不知道要去多久,所以這小院就先請先生幫忙照料了。”
許遜之拱了拱手。
“可是”張玄心里一慌,我這辟谷之術還沒有入門,你這一走,到哪里去吃飯呢。
許遜之仿佛看出張玄的擔心。
“先生不必驚慌,至于吃食,先生可以去旁邊的小村化些來,小村民風淳樸,樂善好施,想必是不會拒絕先生的。”
“民風淳樸?”張玄想到當日被幾十個村民圍在中央的景象,不禁打了個寒戰。
“進了那個村子,若是再被人當成妖邪,可就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