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甚至還知道,部隊里還有剛剛從基輔征召來連槍都不會打的志愿者。
這是蘇軍的特點,雖然此時原則上來說蘇聯軍隊缺的其實不是人,而是素質、裝備和準備,但他們總是覺得人多總比人少要好,于是就將一些礙手礙腳的人塞了進來。
當然,舒爾卡無法報怨什么,他只能命令士兵們動起來,奧庫涅夫還不舍得它沒抽完的馬盒煙,他將煙滅了用了點時間把煙絲掏出來塞回煙盒里……這個煙鬼,舒爾卡懷疑他有一天會拿敵人的槍口當煙嘴。
首先熟悉的是裝備,舒爾卡這個班負責相連通的三個碉堡,分左、中、右布局,左右兩側分別是三挺機槍,中間兩門37反坦克炮。
這個布局舒爾卡就認為有問題,把反坦克炮放中間,這使它不可避免的會有許多射擊死角,機槍放兩側可以形成交叉火力互相掩護……這顯然是對付敵人步兵的配置。
如果敵人上來的是坦克,情況就堪憂了。
一個挺有用的裝備就是碉堡內的潛望鏡,這可以讓舒爾卡不需要走到碉堡外就能觀察到外面的情況。
其次就是熟悉方位……這其實很簡單,就是來來回回的到后方的彈藥庫搬運彈藥上來。
其實碉堡內就有一個小型的彈藥庫,里頭堆起了一箱箱的子彈和炮彈,因為擔心被引燃殉爆或是炸塌,它的墻體是用最厚的標準也就是5米,而且開口是朝后的,另外還備有一道鐵門。
蘇聯人做事雖然馬虎,但在事關性命的事情上也有其謹慎的地方。
最后,就是使用碉堡上的小射孔……那是給步槍手使用的,主要是針對一些機槍無法打到的一些死角。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德國步兵往往會從這些死角摸上來,然后將炸藥包或是燃燒瓶往射孔里塞。
但舒爾卡認為這些射孔很難起到什么作用,原因是它們太小了,只夠士兵將步槍塞進去然后透過準星瞄準。
這么做是因為他們擔心射孔大了又會成為碉堡致命的危險,敵人可以將手榴彈從射孔里塞進來。
然而,這么小的觀察范圍,德國人從射孔前跑過的話,射手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反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