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的用舊報紙卷起了馬合煙,他激動得甚至連手都在發(fā)抖,也不知道是火車的搖晃和還是舒爾卡的錯覺。
“嘗嘗這個!”老兵一邊咬著魚干一邊朝舒爾卡揚了揚頭“它可能會讓你感覺好些!”
“謝謝!”舒爾卡說,然后從魚干中撿起了一根,看了看就塞進嘴里。
味道的確不錯,酥脆爽口,就像油鍋里炸過一樣。
“這是克里米亞的特產!”老兵介紹道“就像你看到的,克里米亞三面環(huán)海隨時都可以撈到許多魚,他們會把吃不完的魚放到火上烘烤,因為這樣可以保存更久!也就是我們正在吃的……”
舒爾卡又撿了一根塞進嘴里,然后感覺胃口好了些,也有了點力氣。
“你怎么知道這些的?”舒爾卡一邊嚼著魚干一邊問。
“因為這里是我的故鄉(xiāng)!”老兵回答“阿盧什塔,距離這只有十幾公里!”
剛才還喧鬧的士兵們聽到這話不由沉默了,有人帶著復雜的眼神望了望老兵,有人朝老兵點點頭,更多的則是沉默不語想著自己的心事。
舒爾卡知道這是怎么回事,戰(zhàn)士們離開家都有一段時間了,包括來自基輔的列昂耶夫一眾新兵。
他們其實很想家,尤其是在這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犧牲的戰(zhàn)場,確切的說,是行軍、打仗、再行軍再打仗。
他們沒說出來,因為這有可能會被認為是某種懦弱……因為想家會帶來一個消極的后果,就是不顧一切的拋下這里回家。
這種行為的另一個解釋就是逃兵!
然后會有什么結果就不用多說了。
但是,許多東西硬要藏在心里就越是會憋得慌,而且往往只需要一點引子就能將這些壓抑在心里東西引爆。
老兵剛才說的那番話就是一個引子……家鄉(xiāng)近在咫尺但他卻無法回去看看。
副指導員在這時候就抓住機會對戰(zhàn)士們做了一番思想工作“同志們,我們此行是去守衛(wèi)莫斯科!你們知道的,莫斯科是我們的首都,只有守住它才能保證祖國的安,進而就是我們家鄉(xiāng)和親人的安……”
但這時候的戰(zhàn)士們大多都沒聽副指導員說的這些。
雖然副指導員說的有道理,但如果讓戰(zhàn)士們自己選擇的話,舒爾卡相信他們寧愿選擇回家與家人呆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