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舒爾卡問。
他對這方面還真是有心怕了。
“因為你就像知道他們在想什么似的!”加夫里洛夫少校說“你怎么知道他們會用炮火轟炸一遍?”
舒爾卡沒有回答,他苦著臉反問“少校同志,你不會因此舉報我吧!”
加夫里洛夫少校被逗得哈哈大笑。
這其實不難猜,孫子兵法里的“虛者實之,實者虛之”,這對中國人來說都是小玩意了。
更何況,就算德國人不上當對蘇軍也沒什么損失,同樣是后撤一段距離就可以了。
這時施韋彭堡上將就犯難了。
如果德軍擁有足夠多的炮彈的話,這么做當然不是問題。
問題在于德軍是穿插部隊,再加上后勤又被基輔游擊隊四處出擊趨于緊張……
這可以說是狠狠的打了希特勒一記耳光。
因為他在決定進攻莫斯科時,通過廣播對前線士兵進行動員的講話中就慷慨激昂的說道“自開戰(zhàn)以來,我們的部隊修建了2000座公路橋,400多座鐵路橋,并修復了29000千米鐵路,現(xiàn)已部通車。現(xiàn)在,我可以對所有奮戰(zhàn)在前線的士兵講,我們在俄國運輸上的困難已不復存在了!我們要一鼓作氣,在冬季來臨之前把敵人徹底消滅干凈!”
希特勒說的這些有一部份是事實,德軍的確修了許多公路、鐵路和橋梁,這其中有許多甚至是當?shù)匕傩兆园l(fā)、自愿幫德國人修的。
問題就在于,在基輔發(fā)動游擊戰(zhàn)后,這些鐵路、公路和橋梁都成為被攻擊的目標,德軍后勤并不像希特勒說的那樣“困難已不復存在了”。
這也使施韋彭堡上將無法用炮彈一路往前推。
事實上,即便真像希特勒說的那樣“補給困難已不復存在了”,在戰(zhàn)場上也沒有什么軍隊能奢侈到用炮彈往前推著前進……美軍除外。
于是,施韋彭堡上將遲疑了一會兒后,就對副官下令道“讓炮兵觀察員上來,觀察鐵軌兩側(cè),對可疑區(qū)域?qū)嵤┺Z炸,然后隨時準備壓制!”
這是一種省炮彈的方法,也是一種很高明的方法先讓有經(jīng)驗的炮兵觀察員找一遍,找到就炸。
還有些沒找到的,就在它們向坦克發(fā)射炮彈暴露位置的那一刻馬上實施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