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返回軍營的路上,加夫里洛夫少校就問了聲“你也不看好這次反攻,是嗎?”
“是的,少校同志!”舒爾卡回答“它很有可能會使我們做的準備付之一炬,所有的準備……這個計劃即便取得了勝利,就像上校說的那樣打亂了德國人的布署或是延遲了他們對第二道防線的進攻,但那可能只是幾天的時間。但我們的損失,卻可能是所有的機動部隊和后備力量。那時,我們不但無法實施機動防御,甚至整個防線的弱點都擺在敵人面前,眼睜睜的看著敵人制定計劃突破而無能為力!”
“所以!”加夫里洛夫少校說“既然你已經知道這些了,那么你該知道怎么辦了吧!”
“什么?”
“想個辦法,舒爾卡!”加夫里洛夫少校說“我知道你總有辦法的!”
“可這是上級的命令……”
“不管怎么樣!”加夫里洛夫少校打斷了舒爾卡的話“想到辦法時告訴我,看你的了!”
說著加夫里洛夫少校拍了拍舒爾卡的肩膀就離開了,只留下舒爾卡一個人在原地發愣。
回到了軍營……其實那不過是搭的一個個臨時避風雨的帳蓬,它們也被涂成了白色,在夜色中乍一看就像是一座座小雪山。
指導員當然是先一步知道了要反攻的消息,政工人員總是更早知道這些,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引導”前線指揮員朝正確的方向前進。
“我想知道你怎么看?”指導員直截了當的問舒爾卡。
“很好的計劃,指導員!”舒爾卡用半開玩笑的語氣說道“我們居然要開始反攻了!”
“別跟我說這些!”指導員說“我想知道這場戰斗我們能否取得勝利!”
舒爾卡沉默了一會兒,他看出指導員是認真的……只要稍微知道點軍事常識就知道此時不應該這么做,反攻計劃漏洞百出而且還是倉促上陣。
不過指導員知道的更多的是思想工作而不是軍事常識。
“勝利?”舒爾卡說“也許我們會獲得勝利,因為德國人想不到我們會這么傻,會在這種情況下發起反攻……所以這會打他們個措手不及,而且我們這方向上占據兵力優勢!”
“這么傻是什么意思?”指導員又問。
“因為取得的勝利都是毫無意義的!”舒爾卡說“我們的勝利會在防線上形成一個突出部。同時德國人的反應速度很快,他們會迅速集結起比我們多得多的部隊,然后將我們這個突出部與防線分割并包圍!”
指導員默默的點了點頭,然后回了一句“朱可夫大將也不贊成這個計劃,但是……”
這在舒爾卡的意料之中,朱可夫是不可能制定這樣的形同自殺的作戰計劃的。
同時舒爾卡還不難猜到,能讓朱可夫都無可奈何的,就只有斯大林了。
這就像基輔保衛戰一樣,所有人都認為應該要放棄基輔,但最高統帥部卻堅持不撤,最后直接導致基輔大包圍六十幾萬人被俘。
當然,這是歷史發生的事。
但即便舒爾卡的出現沒有讓這一切發生,基輔也是險像環生或者也可以說用事實證明最高統帥部的指揮是錯誤的……他們更偏向于自己的主觀意愿、更注重精神勝利而違背戰場的一些基本規律無視客觀現實。
他們本該吸取教訓認識到這一點,但事實卻并非如此。
“那么,你應該早些做準備,舒爾卡同志!”指導員說。
“什么?”
“早做準備!”指導員說“想想該怎么面對這樣的不利局面!”
舒爾卡無奈的攤了攤手,大家都指望著他能想出辦法……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發起這次所謂的“反攻”。
不過這當然不是舒爾卡能左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