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圖科夫上校的意思,是蘇軍僅僅只是占領沃洛科拉姆斯克并沒有往外擴大戰果,這樣一來就有許多德軍偵察兵潛伏在附近觀察著蘇軍防線。
如果蘇軍把主力尤其還是坦克部隊留下的話,只怕很難瞞得過德軍偵察兵。
不過要做到這一點其實并不困難。
首先是將沃洛科拉姆斯克的蘇軍百姓部清空。
實際上這是蘇軍一貫的做法,蘇軍每從某個地區撤出就會將百姓部遷移至莫斯科城內,食物、衣物等,能帶的就帶走,無法帶走的就部燒毀。
這么做是為什么就不用多說了,這也就是所謂的“堅壁清野”,不留下任何一點可供德軍利用的東西。
于是在蘇德戰場上就會出現一幕很奇怪的現像德軍一占領某個地區第一件事就是救火,他們希望努力從火堆中搶救出一些可以利用的東西出來。
沃洛科拉姆斯克之所以還有百姓,則是因為這里是突然被德軍第10裝甲師占領的,百姓還來不及撤出。
此時坦克第四旅重新占領這里將百姓撤出也正常,何況在之前的幾次戰斗后村民們早就嚇壞了,都很配合搬遷。
于是不過幾小時,沃洛科拉姆斯克的幾個村莊很快就成了一座空城,只有蘇軍在其中活動。
與之前略有不同的是,房屋沒有燒毀。
在天色入黑的時候,坦克一隊隊的從沃洛科拉姆斯克開往北方,它們中甚至還有些坦克開著車前燈,隱約可以看見前前方排著整齊隊形沿著公路前進的t34。
不過當然,這些并不是真的,確切的說只有部份是真的,它們大多數都是由桶車偽裝成的t34。
幾個月前在非洲戰場上,隆美爾就是用這個辦法欺騙了英國人,使他們相信德軍有大批坦克進入非洲,嚇得英國人明明占據優勢但卻轉身逃跑,結果被隆美爾以絕對的弱勢兵力一路追殺甚至打到了埃及。
現在,舒爾卡只是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將同樣的方法用在了德國人身上。
坦克第四旅其實一直都沒有離開沃洛科拉姆斯克,t34就隱藏在百姓的房屋里。
房屋的門口通常不夠寬大,甚至有時還夠高……t34車高274,通常房屋層高都沒有這么高。
不過這都算不上什么問題,工兵幾下就把大門拆了,然后再把天花板也拆掉一些,坦克倒退進去之后再將拆下的大門給補上,只有近距離觀察才能看出拆過的痕跡……之所以要將坦克倒退進去,為的是讓坦克能更快速的做好戰斗準備,一旦得到戰斗命令,它們只需要加足油門從里頭沖出來就可以了。
這些都是在夜色的掩護下安排好的,與坦克協同的步兵也與坦克分配在同一間屋子里。
舒爾卡和部下們就被安排在了一幢兩層高的樓房里。
事實上這不能算是兩層樓,蘇聯鄉村的房子有許多是尖頂的,尖頂的上部就是一個三角形的房梁,坦克往下方一塞,步兵就只能擠在三角形的房梁下,只有一個木梯供士兵上下,許多地方甚至連腰都直不起來。
不過這也比在外面風吹雨打要強多了,尤其讓人感覺很神奇的就是坦克頂部艙蓋一開……就在房梁處,從二樓直接就可以進出坦克艙。
坦克艙相對于外部要暖和一些,畢竟空間狹窄而且還有很厚的裝甲,所以士兵們都希望能往坦克里擠。
而坦克兵早就厭倦了呆在那種密閉的空間里,于是也很樂意與戰士們換位置……事實上,舒爾卡認為那些坦克更希望的是與其它戰士交流,畢竟他們太多時候都是封閉在坦克里與敵人作戰,尤其還沒有無線電,那感覺就像是孤軍奮戰似的。
“聽說坦克電話就是你提的意見?”費多西耶夫少尉是239號坦克的車長,他跳出艙后徑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