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什尼科夫很認同舒爾卡這個想法,尤其是此時德軍已裝備了半履帶裝甲車而蘇軍卻沒有。
“它能在惡劣的路況下使用,這對我們很有用!”卡拉什尼科夫說“回去后我就會向他們提這個想法的!”
卡拉什尼科夫果然這么做了,但是答案卻讓人有些失望。
“他們不同意這個方案,舒爾卡!”在電話里卡拉什尼科夫說。
“為什么?”舒爾卡感到有些奇怪。
“還是那一套原因!”卡拉什尼科夫回答“載荷、速度都不夠,他們認為這種半履帶車沒有什么實用價值!”
聽卡拉什尼科夫這么說舒爾卡就有些明白了。
蘇聯人要的就是空間大能多裝東西的,至于士兵的安已經作戰體驗……這些都是次要的,它們可以由前線士兵的精神和意志來克服。
從這方面來考慮,研發部門當然對這種又耗時又耗工,而且空間、載荷、速度都有所減少的半履帶裝甲車興趣廖廖。
“他們什么是實用價值!”卡拉什尼科夫遺憾的說道“甚至還有人說,我們只需要將機槍搬上汽車,再加上幾塊鐵片就能達到類似的性能,重新設計一款半履帶車就是浪費資源!我無法說服他們……”
“沒關系,卡拉什尼科夫!”舒爾卡說“我知道你盡力了!”
“如果你在這就好了!”卡拉什尼科夫憤憤不平的說“我相信你有辦法說服他們,不管什么難題,你總有辦法!”
舒爾卡不由心念一動,然后就轉向扎哈卡維奇少校,問“少校同志,我能去斯大林格勒一趟嗎?”
扎哈卡維奇少校從舒爾卡和卡拉什尼科夫的通話中聽出了事情的大慨,于是想也沒想就答應了“當然,舒爾卡同志!”
此時暫時沒什么戰事,圖拉方向的德軍也因為蘇軍大量鋪設地雷且圖拉守軍奮力抵抗而陷入困境,同時舒爾卡去斯大林格勒也是公事,還是對坦克第四旅有利的公事,扎哈卡維奇少校沒有理由不答應。
于是,舒爾卡將連隊的事務交代給普卡雷夫,就帶著演員上路了。
出兵營前兩人還被要求留下所有的東西,包括步槍、背包等,只允許攜帶一把手槍。
讓舒爾卡不解的是,之后指導員還要求舒爾卡化妝,也就是換下軍裝穿上一身百姓的服裝,甚至還粘上了一條假胡子。
“這是為什么?”舒爾卡問。
“如果是其它人就不需要這樣做!”指導員說“但你是‘突圍英雄’,明白嗎?”
“怕別人認出我?”舒爾卡不解的問“認出我有什么不對嗎?”
“你是坦克第四旅的一員,舒爾卡同志!”指導員說“你走出去而且被人認出來,間諜就能猜到坦克第四旅的位置,如果你在斯大林格勒被人認出來……那么德國人就知道坦克第四旅還沒做好戰斗準備,否則你就應該在莫斯科。還有其它的危險,我們甚至都無法預測!”
聞言舒爾卡心下不由一陣苦笑,做什么事都得小心翼翼的,這還是在莫斯科。
不過這似乎也正常,因為這就戰爭。
前線是戰爭后方同樣也在進行一場看不見的戰爭……前者是飛機大炮在明面上的爭戰,后者則是情報與反情報的暗斗。
而且情報戰的兇險一點也不比前線的戰斗輕松,有時只是不經意的透露出一點信息就會被敵人利用,然后前線就可能因此而兵敗如山倒。
從這方面來說,指導員的這種謹慎還是對的。
接著舒爾卡和演員兩人就被秘密的護送出兵營,不久就被安排上了飛往斯大林格勒的飛機。
居然是飛機而不火車?
這讓舒爾卡有些意外。
要知道這可是戰爭時期,而且物資緊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