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暫時出現(xiàn)指揮真空,一方面是因為原本斯大林格勒是由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指揮,此時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正努力阻止德軍往北推進切斷其與斯大林格勒的聯(lián)系。
另一方面,則是此時正是方面軍指揮部權(quán)力交接的時候……戈爾多夫中將因為指揮不力讓德軍兵臨斯大林格勒城下,所以由總指揮降為僅指揮斯大林格勒方面軍,總指揮由葉廖緬科擔(dān)任。
其實這只是一種安慰手段,因為沒過幾天戈爾多夫中將的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司令也被撤了。
這有些難以想像,在敵人已經(jīng)兵臨城下的時候,蘇軍卻還在臨陣換將,尤其是斯大林格勒這么重要的城市里居然沒有一個獨立的、統(tǒng)一的指揮機構(gòu)……史上是在德軍對斯大林格勒發(fā)起進攻后蘇軍才認識到這一點,然后匆忙派崔可夫趕赴斯大林格勒主持大局。
舒爾卡希望能多在德軍攻城前有更多的部隊有組織、有計劃的作戰(zhàn)。
但他很快就發(fā)現(xiàn)這很難實現(xiàn)。
米哈依爾維奇少校首先是找到駐守在附近的第385團,這個團隸屬第64集團軍,它奉命從東岸趕至斯大林格勒增援前線,可還沒等他們來得及到達目的地前線已經(jīng)失守了。
“我們應(yīng)該建立統(tǒng)一的指揮!”米哈依爾維奇少校對第385團團長羅加科夫少校說道“這樣才能更好的協(xié)同并組織起有力的防御!”
“我并不這么認為,米哈依爾維奇同志!”羅加科夫回答“上級給我們的命令是等待命令!”
“這并不影響上級的命令!”米哈依爾維奇回答“相反,我們是為了更好的完成上級交給我們的任務(wù),因為我們將要面對的困難和任務(wù)已經(jīng)很明顯了,就是在斯大林格勒抵御敵人的進攻,我們只是早一點做準(zhǔn)備而已!”
“說不定上級已經(jīng)有安排!”羅加科夫聳了聳肩,回答“這些并不需要我們擔(dān)心,不是嗎?而且,如果統(tǒng)一指揮的話,是我們聽你們的命令,還是你們聽我們的命令呢?如果你們希望能聽我們的命令加入我們的隊伍,我沒有意見!”
然后身邊就有人笑了起來“我知道,米哈依爾維奇同志,你們已經(jīng)被上級忘了,這種感覺很不好!”
第385團的士兵們紛紛笑了起來。
嚴(yán)格來說,羅加科夫這樣的回答沒什么錯,因為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上級命令他們原地待命他們就應(yīng)該原地待命。
問題在于,他們心里清楚被德軍沖垮的第64集團軍指揮部已無暇指揮他們,因為指揮部已經(jīng)亂了手腳不知道該怎么收拾這個爛攤子。
所以,所謂的“執(zhí)行命令”不過是羅加科夫等人消極應(yīng)對面前形勢的一個借口。
果然,羅加科夫沉默了一會兒,就壓低聲音說道“米哈依爾維奇同志,我認為我們繼續(xù)呆在這里并不是什么壞事……這里距離伏爾加河只有幾里遠,你覺得呢?”
離伏爾加河只有幾里遠,其潛在的意思就是如果城市守不住要撤退的話,他們就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
“我并不這么想,羅加科夫同志!”舒爾卡插嘴回應(yīng)道“我們會守住斯大林格勒的!”
說著就與米哈依爾維奇等人離開了。
走出門是,米哈依爾維奇少校就搖了搖,一邊戴上軍帽一邊說道“其它部隊也差不多是這樣的情況,他們看起來都沒人指揮,但又都有人指揮……有第62集團軍的,也有第64集團軍的,另外還有海軍、內(nèi)務(wù)部隊、坦克部隊等等。我們該怎么辦?”
“我們改變不了什么,米哈依爾維奇同志!”舒爾卡回答。
不過舒爾卡心里卻沒有把這當(dāng)一回事,因為他知道不久后崔可夫就會趕來收拾殘局。
但不久后舒爾卡就意識到事實并非如此。
第二天,在舒爾卡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