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德臉色死灰的望著公路中央幾輛燃起大火的坦克,一言不發。
“中校!”副官說“我馬上再派幾輛坦克上去!”
“不!”埃德蒙德搖了搖頭“不會有用的,他們可以在墳地里隱藏一批火箭筒射手,就可以隱藏另一批。直到我們的坦克被炸光為止……”
埃德蒙德中校說的沒錯,舒爾卡一共隱藏了三批,每批十人。
之所以隱藏三批,是因為隱藏太多而無法發揮作用的話那就是浪費。
隱藏少了,德軍再派坦克上來就沒辦法應付了。
三批不多也不少,第29摩步師總共也只有二十輛坦克(原本三十輛,進攻馬馬耶夫崗損失了十輛)。
如果再上來三批被炸三次,差不多也就炸光了。
至于突擊炮……舒爾卡根本就不擔心這個。
突擊炮的炮塔無法旋轉,它們在開闊地上進攻較大、較明顯的目標還能起到作用,比如敵人碉堡、火力點、戰壕等。
如果把它們用在公墓這種到處都是墓碑而且士兵還可以迅速轉移的地方,那就力有未逮了……坦克炮塔可以旋轉,所以對目標可以做出較快的反應,突擊炮要瞄準目標就必須依靠車身,這是很困難而且耗時較長的過程,等其好不容易瞄準目標時,蘇軍士兵早就轉移到別處了。
“那么……”副官望向埃德蒙德,眼神里透著些無奈,他從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戰術,此時已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其實不只是副官,埃德蒙德也無可奈何。
但埃德蒙德又知道進攻不能就這樣停止,否則費盡千辛萬苦爭奪到手的馬馬耶夫崗就會再次落入敵人手里。
想了想,埃德蒙德就對副官說道“馬上請求增援,我們需要更多的部隊,是步兵!”
“步兵?”
“是的!”埃德蒙德回答“讓他們派更多的步兵,不需要坦克!”
埃德蒙德此時已意識到,像這樣的戰斗只能拋開飛機、坦克甚至大炮,而應該用步兵與敵人步兵進行戰斗。
這種想法是正確的。
因為在這種特殊的地形下,如果還拘泥于往常的步坦協同作戰,那只能說是給自己綁上手腳……坦克無法在這樣的地形下發揮多大的作用,它們甚至還會成為步兵的累贅,因為步兵要保護坦克,從而使步兵暴露了自己的位置。
第29摩步師師長安德里亞斯雖然不知道前線發生了什么,但他很相信埃德蒙德的判斷。
這是德軍高素質指揮官的一種體現,他們總是給前線指揮官充分的自由。
事實上,戰斗初期希特勒也是如此,這使德軍的作戰很靈活,他們總是會根據前線情況的變化而隨機應變及時做出最佳選擇。
直到希特勒越來越不相信國防軍對他的忠誠,同時一而再再而三的將前線的失敗歸咎于前線指揮官……
其實這才是希特勒失去國防軍高級指揮官支持的原因。
幾乎所有指揮官都明白進攻莫斯科的戰斗中是因為希特勒剛愎自用不聽勸告。
比如希特勒執意包圍基輔使中央集團軍失去了將近一個月的進攻莫斯科的時間。
又比如進攻斯大林格勒希特勒堅持將南方集團軍分裂成兩個集團軍分兵進攻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這其中甚至出現一個完沒有必要的低級錯誤……先把屬于b集團軍的霍特第四裝甲集團軍分配給a集團軍進攻高加索,接著發現b集團軍實力不足,又把第四裝甲集團軍調回b集團軍。
這使德軍一整個裝甲集團軍,就在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兩地之間毫無意義的來回機動。
如果在其它時候或許算不上什么,但這卻是在德軍補給緊缺、兵力緊缺的情況下做的調動,可想而知這浪費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