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維爾科夫上校會對此感到吃驚并不奇怪。
因為任何一支部隊,只要敢于和敵人近身肉搏就已經說明了它的戰斗力。
原因是肉搏戰需要更多的勇氣。
彼此在陣地中槍來炮往的戰斗,往往是還沒做好心理準備子彈和炮彈就過來了,直到看見傷口感覺到疼痛才發現自己受傷。
但肉搏戰,那是需要直面刺刀、鮮血,以及敵人扭曲的面部
有時你還要在感受到敵人的無奈、企求、恐懼的同時,將軍刺一分一分的,慢慢的推進對方的心臟。
此時的舒爾卡就做著這樣的事。
任何時候,當你在肉搏戰中和一個對手扭打在一起時,整個世界似乎都安靜下來,互相眼里就只有對方一個。
原因無它,這時所有的戰略、戰術、官銜等等全都是無用的,有用的就只有一個,力量。
直到這時舒爾卡才真正體會到“雙拳難敵四手”的真正含義。
敵我雙方的力量其實差不多,也就是勢均力敵,這時只要再多出一雙手,甚至只需要一只手,拿著一把手槍或是軍刺往舒爾卡身上來一下,這場戰斗就結束了。
但這場肉搏戰的激烈程度就在于敵我兵力大致相當。
或者也不能說兵力大致相當,這場肉搏戰是發生在煙霧彈中,能見度只有兩米,再遠一些就算還有多余的兵力也看不到這里當然也幫不上忙。
舒爾卡在扭打時使了個巧勁,他一翻身將對手壓在了一個由迫擊炮炸出來的彈坑里……滾進了這個坑就意味著兩邊都被擋著無法動彈,于是對手就陷入被動。
然后,舒爾卡就將自己的體重壓在手中的軍刺上。
德軍士兵拼命掙扎,他握著舒爾卡的手,用盡最后一分力氣試圖將舒爾卡推開。
但他沒成功,只能看著軍刺一分一分的靠近他的心臟。
舒爾卡能看到他眼里的絕望,甚至能聽懂他嘴里的企求。
但舒爾卡知道自己不能心軟。
因為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肉搏戰,如果舒爾卡放了他,下一秒他馬上就會反客為主殺了舒爾卡。
于是,軍刺越來越近、越來越近……刀尖穿透軍裝刺進皮肉,德軍士兵絕望的大叫起來,最后掙扎了一下試圖改變軍刺的方向,但卻沒能成功。
下一秒他就放棄了,一松手軍刺重重的扎進了他的心臟,鮮血就像噴泉似的迸了出來,痛苦使德軍士兵腦龐變了形,同時全身有如觸電般的抽搐起來。
拔出軍刺,德軍士兵似乎也跟著松了一口氣,然后腦袋一歪就沒了生氣。
舒爾卡一翻身就躺在了地上,他已經筋疲力盡,此時如果再出現一名敵人,那么舒爾卡或許也只能像身邊的剛剛死在他手里的德軍士兵一樣選擇放棄了。
沒有人喜歡放棄自己的生命,他們甚至愿意斗爭到最后一刻。
但有時形勢就是不允許,不允許他們再多活一刻。
幸運的是,這樣的事并沒有發生,蘇軍又一次在肉搏戰上占了便宜。
這應該說是理所當然的。
原因是每當進行肉搏戰時蘇軍都會組織迫擊炮對德軍控制的正斜面實施不動攔阻射擊,這使德軍后續部隊很難增援上來,或者即便增援上來也會遭受傷亡。
反之,德軍卻不敢這么做。
因為就像之前所說的,戰場是在蘇軍所在的反斜面,德軍如果實施攔阻炮擊,傷亡更大的或許是那些沖鋒的德軍部隊。
也就是說,每一回近身作戰蘇軍總能得到有力的增援,而德軍卻并非如此。
因此,即便德軍各方面素質優于蘇軍,甚至身體素質也不例外……應該說德軍的身體素質比蘇軍好得多。
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