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的兩名德軍士兵還沒來得及喊出聲來就被蘇軍士兵一窩蜂的沖上前去捂住嘴用軍刺扎成了馬蜂窩。
此時的舒爾卡當然不會關注這樣的小事。
他從地上爬起來向前方望了一下,就下令道“按計劃行動!”
“是!”幾個連長應了聲,就帶著自己的部隊朝不同的方向推進。
在這時候以營為戰斗單位顯然是不合適的,因為德軍炮火比較分散,合力一處沒有效率同時也會給敵人更多的反應時間。
所以要以連為單位甚至是以排為單位作戰。
只不過以排為單位作戰對蘇軍來說有些困難,因為他們缺乏通訊設備,一個排在黑夜中放出去打就很難找回來當然也就無法指揮了。
舒爾卡親自指揮三連。
三連是舒爾卡的老部隊,有許多老部下,指揮起來更順手,所以舒爾卡總是習慣于跟他們在一起。
計劃很簡單,就是順著德軍的炮聲進攻。
而德軍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正在正面進攻的蘇軍主力上,他們的步兵也在前方戰壕與蘇軍激烈的戰斗著,完沒有注意到身后已經有支蘇軍摸了進來并闖進了他們的炮兵陣地。
炮聲越來越近,舒爾卡甚至都能聽見德炮兵指揮官大聲叫喊諸元數據的聲音。
德軍的炮兵掩體做得很隱密,他們在地上挖了個坑將整個炮身都藏在里頭,然后上面再撐起一塊白帆布,只露出一根漆著白漆的炮管在外頭……如果不是炮聲以及炮口發出的火光,舒爾卡等人要找到它們也不容易,就更別說天上的偵察機了。
“打!”隨著舒爾卡一聲令下,幾個已經摸到掩體邊的蘇軍馬上站起身來沖上去,然后沖著掩體里的德軍就是一梭子。
幾名靈活的德軍士兵發現不妙拔腿想跑,但是在“莎”的一陣密集的子彈中很快就被打倒在地。
接著槍聲四起,偶爾還有幾聲手榴彈的爆炸聲。
不過這些手榴彈應該是德軍拉燃的……戰前舒爾卡就命令過蘇軍盡量不要使用手榴彈。
一方面是蘇軍以有備打不備同時還是步兵對炮兵,完可以輕松的將敵人消滅。
另一方面則是手榴彈很可能會使炮彈殉爆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傷亡。
更重要的還是,榴彈炮在勒熱夫這地方太重要了,如果能將其繳獲尤其是還有數量可觀的炮彈,那么方圓十公里都會在它們的控制下。
所以它對蘇軍來說是筆可觀的財富……這財富不只是火炮本身。
事實上德軍榴彈炮對蘇軍來說沒有多大意義,就像之前所說的,蘇軍標配的30榴彈炮射程比德軍榴彈炮遠15公里,而且威力更大。
更重要的其實還是能為部隊爭取可觀的時間。
繳獲德軍的火炮和炮彈馬上就能投入使用,就能為蘇軍掩護甚至還能支援被包圍在瑟喬夫卡的蘇軍9個師……瑟喬夫卡距離勒熱夫只有十幾公里,也就是包圍蘇軍的德軍裝甲部隊甚至都在勒熱夫的炮口之下。
德軍很快就亂成一團。
這并不是說德軍素質不好,而是德軍原本就是仰仗著后方的炮火壓制住正面進攻的蘇軍坦克部隊,此時后方炮兵部隊一遭到攻擊,形勢很快就急劇惡化。
甚至還有一部份蘇軍在繳獲德軍火炮后,馬上就調整炮口將一發發炮彈打在德軍防線上……這倒是在計劃之外的事,它純粹是因為第一步兵營中有一部份是從布列斯特要塞跟出來的炮兵,此時繳獲火炮當然會手癢并馬上把它們利用起來。
另一邊的莫德爾,他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勒熱夫已經處于危險之中。
此時的他搭乘f189偵察機飛往狼穴……f189偵察機視野好,通常是被德軍用來當作校準炮兵火力的小型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