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各部隊配合得很好。
比如火力掩護部隊,就使用輕重機槍對建筑高層有可能藏有狙擊手的位置瘋狂的掃射,同時還有狙擊手舉著狙擊步槍隱藏在暗處像個獵人似的等待自己的獵物。
但這并沒有什么效果。
這一方面是因為蘇軍在此之前做足了準備。
也就是將建筑的隔間之間打穿,再加上倉庫的墻壁又厚又堅固,同時又是居高臨下,于是對德軍的輕、重機槍基本可以免疫……任憑子彈在外面呼嘯,蘇軍只需要一縮腦袋就安了。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此時的德軍缺乏像火箭筒之類的單兵直射火炮。
這其實是德軍火力的一個空檔。
很明顯,迫擊炮彈道彎曲無法打進建筑,在這種情況下幾乎無法發揮作用。
輕、重機槍雖然是直射武器,但子彈對堅固的墻壁無可奈何,即便是從門、窗打進建筑,因為子彈不會爆炸所以也無法對建筑內的目標構成威脅。
此時應該要有一種裝備能把炮彈或是炸彈打進建筑內,這才能對建筑內的狙擊手構成威脅。
德軍不是沒有這種裝備,比如有坦克、有突擊炮,問題是有時坦克和突擊炮很難迅速增援,所以德軍需要火箭筒。
幸運的是此時的德軍沒有。
于是蘇軍狙擊手就能輕松應對德軍的火力。
狙擊手們時不時的探出頭然后將德軍機槍手等擊斃,能對他們構成威脅的,就是德軍藏在暗處的狙擊手。
但這也正好是他們訓練的機會。
而德軍裝甲連,則分成四個部份分別從兩個正門及兩個側門發起進攻。
他們之間的協同也很到位,正門的坦克速度較慢……其實不是坦克速度較慢,而是德軍有意放慢速度,以便讓攻擊側門的裝甲部隊先一步進入倉庫。
這可以說是德軍的一種策略。
非主攻方向的部隊先進入目標進行一波打擊并吸引大部份敵人火力,主攻方向就能發揮更大的戰斗力,尤其奧爾夫上尉知道敵人很可能有火箭筒……他可不希望敵人的火箭筒一上來就將裝甲連僅有的兩輛坦克干掉。
“三排,四排!”奧爾夫通過對講機下令“注意敵人的火箭筒,不要擔心彈藥,進入目標后壓制住敵人!”
“是,上尉!”
奧爾夫這里所說的“注意敵人火箭筒”,不是讓三排、四排小心敵人火箭筒的意思,而是要盡量把敵人火箭筒的目標吸引在自己身上,并從側翼打擊任何有可能對正面主攻位置構成威脅的敵人火箭筒射手。
這也就是奧爾夫所說的“壓制住敵人”。
這聽起來有些殘忍,要求部下犧牲自己保存別人。
但戰場有時就是這么現實,如果敵人有火箭筒,如果一定要損失幾輛裝甲車,那么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用裝甲車換坦克會劃算得多,盡管那是“二號”坦克。
“隆”的一聲,兩個裝甲排分別從東、西兩側門沖進倉庫。
就像奧爾夫少尉命令的,這兩個裝甲排毫不吝嗇自己的彈藥,一進入倉庫就“嘩嘩嘩”的亂打一通。
德軍222型裝甲車和223型裝甲車的區別是前者更注重火力,其裝備有20機關炮及一挺g34機槍。
后者則更注重通訊,它取消了20機關炮保留了g34機槍然后加裝了無線電設備和天線。
因此德軍裝甲部隊在排級單位里常把222型裝甲車和223型裝甲車混用,這樣能兼顧火力和通訊。
不過不管是哪一型,幾輛裝甲車又是機槍又是機關炮的,其火力也十分強悍。
尤其德軍士兵訓練有素,幾輛裝甲車一沖進倉庫就順次展開沖著倉庫內有可能藏人的位置就是一通瘋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