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的這種做法的確是個好辦法。
原因是鐵路橋并不寬,它甚至同一時間僅能容一列火車通過,可以說一輛坦克或是汽車開上這鐵路橋被炸毀就會造成堵塞。
正因為這樣,德軍直到現在對鐵路橋的利用還僅限于步兵和人工搬運補給……相比起汽車、坦克被炸毀之后會堵塞整座橋,人力運輸就安多了。
畢竟蘇軍在這時還不斷的向鐵路橋進攻,迫擊炮等還時不時的命中鐵路橋,德軍也不敢冒險。
其缺點就是運輸量太少,這其中尤其是補給……在這種情況下兵力運輸并不困難,只需要人過去就可以了。
問題在于兵力越多其消耗的補給就越多,更重要的是在蘇軍的進攻下消耗的彈藥也會直線上升,所以其實運輸更多的兵力過河往往是無益的,而應該保持兵力和補給的平衡。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人很自然的就想到了火車。
鐵路橋本來就是用來讓火車通過的,火車可以大量運輸兵員和補給,而且可以同時運輸兵員和補給,同時這樣的運輸還很快,只需要面壓制敵人火力幾分鐘,然后火車“嗚”的一聲就都過河了。
“他們有幾列火車?”巴特拉科夫問。
“我們不知道,將軍同志!”參謀回答。
“有幾列火車不重要!”舒爾卡說“重要的是有幾節車廂!”
舒爾卡一語中的,德軍其實只需要一個火車頭,然后十幾節車廂就足夠了。
如果一節車廂可以運60噸貨物的話……蘇聯使用的是寬軌,車廂更寬所以能裝載的貨物其實不只60噸。
那么十幾節車廂就意味著能一次運輸700噸左右的貨物。
只需要這樣來回一兩次,運輸的彈藥量就足夠德軍占領2號車站了。
巴特拉科夫聞言面色不由變了變,回答道“雖然察里察河南岸沒有留下多少設施……”
這很正常,在斯大林格勒之外蘇軍是毫無防備,一路從哈爾科夫被德軍反攻打到附近。
但是在斯大林格勒城外,蘇軍卻是構筑好防線層層阻擊步步后撤的,在有序的撤退下,蘇軍當然不會留下多少東西給德軍。
“但是……”巴特拉科夫在地圖上找了找,就指著一個點說道“這里是馬科西莫夫斯基火車站,那里堆集了很多廢棄的火車車廂!”
接下來的話就不用多說了。
廢棄的火車車廂,沒有人會把它當一回事。
或者也可以說,蘇軍撤退時即便有把它們當一回事也很難處理……火車車廂是一堆鐵皮、木頭,誰又能拿它們怎么樣?
炸毀浪費炸藥,燒毀消耗汽油。
誰又會想到它們可能會被德國人利用,而且可能在戰場上發揮大作用。
可以想像,德國工兵此時正在馬克西莫夫斯基拆卸、維修或是拼裝火車車廂,用不了多久,一列火車就會駛上軌道……
巴特拉科夫焦急的在桌前來回走了幾圈,然后說道“不行,我應該向指揮部報告,請求空軍轟炸馬克西莫夫斯基火車站!”
“不會有用的,將軍同志!”舒爾卡說“因為保護鐵路橋的原因,周圍的空域早就被德國人的飛機封鎖了,我們的空軍根本進不來!”
馬克西莫夫斯基火車站距離鐵路橋只有幾公里,德有空軍保護鐵路橋也就是在保護馬克西莫夫斯基火車站。
“可是我們還能怎么辦?”巴特拉科夫說“等他們拼湊起一列火車,再把物資和兵力運過來,我們就完了!那時德國人就會對我們形成絕對的優勢,不管是兵力還是裝備還是補給……”
舒爾卡沒有回答,他沉默了一會兒,就說道“這為什么對我們來說不是個機會?”
“機會?什么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