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針對斯大林格勒戰斗做的一份報告,元首閣下!”戈林給希特勒遞上了一份文件。
希特勒接過文件隨手翻開看了看。
戈林見元首對此有興趣,就在旁邊解釋道“從我的觀察來看,俄國人已經在斯大林格勒穩住了陣腳,現階段在斯大林格勒的戰斗已經打成了上次那場戰爭時的塹壕戰!”
戈林之所以提一戰,是因為希特勒本人也參與過這場戰爭,他很清楚塹壕戰是什么。
這么說果然有效,希特勒抬頭看了看戈林,又再次把注意力轉向了手中的文件。
“這是地圖!”戈林又實時將地圖從大衣口袋里取出。
不需要命令,兩名警衛馬上上來接過地圖攤開并以一個合適的角度展現在兩人面前。
“我不得不承認俄國人的戰術很高明!”戈林指著地圖說“他們利用伏爾加河保證自己的補給線,整條防線長大約五十公里,這使他們在伏爾加河中部有三十公里范圍是我軍炮兵射程外的區域,他們利用這三十公里搭建浮橋、運輸船,再加上兩棲登陸船運輸,我們對他們無可奈何!即便是空軍也如此!”
希特勒微微點了點頭。
這其中尤其是兩棲登陸船,兩棲登陸船對戰機來說目標小、速度快,再加上它水陸兩用可以隨時改變方位在任何地方登陸,于是空中力量很難將其封鎖。
“我們也需要這種船!”希特勒插了一句“我們的科學家,他們早就應該有這樣的想法!但他們沒有,這使我們在戰場上陷于被動!”
這邏輯聽起來似乎有道理,但如果仔細分析……德國科學家不可能每樣東西都想在別人前頭,所以這實質也是一種甩鍋。
“當然,我的元首!”戈林說“稍后我馬上就讓科學家們研究這個項目!但我要說的是,俄國人在后勤有了基本保障的情況下,前線就采取了消耗戰……這樣必然會使我軍深陷泥潭舉步維堅!我計算過,如果以現在這樣的速度,我們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拿下斯大林格勒!”
幾個月?!
這當然是希特勒不允許的,何況此時德軍在高加索方向的進攻也不順利。
高加索方向的問題主要是山地作戰。
德軍雖然有山地師,而且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但俄國人卻有許多士兵是在高加索一帶長大的,他們熟悉地形以及那里的氣候。
更重要的還是,坦克無法開上高加索,德國空軍無法在高加索山脈取得優勢,甚至空中優勢反而是俄軍的……原因是德軍戰機速度更快,高速戰機在高加索地區必須謹慎駕駛,否則一不小心就撞上山峰機毀人亡。
反而是俄軍的螺旋漿戰機因為其慢速而如魚得水,不停的在高加索山峰間穿梭為其步兵火力援助。
德軍的長處就是各兵種協同作戰,或者也可以說是習慣于在擁有空中優勢的情況下發起閃電戰,一旦失去空中優勢,他們就不知道該怎么打了(這也可以從英、美軍諾曼底登陸之后的戰斗可以看得出來,英、美軍對德軍有空中優勢,于是德軍就左支右拙很難發揮出戰斗力)
在高加索方向的戰事不盡人意的情況下,德軍要做的就是盡快奪取斯大林格勒。
只要能占領斯大林格勒,即便高加索戰役失敗了德軍也立于不敗之地……斯大林格勒控制著巴庫油田的運輸線,蘇聯同樣無法從高加索地區得到燃油,于是巴庫油田落入德軍手里只是時間問題。
想到這里,希特勒就問了聲“你能打破這種僵局嗎,我的元帥?”
“空軍,元首閣下!”戈林一邊從助手那取過另一份文件遞到希特勒面前一邊回答“空軍永遠是最好的選擇,這是我針對斯大林格勒制定的作戰計劃!”
在希特勒接過文件的時候,戈林就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