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多普勒上校還有些遲疑,但在觀察到敵人火炮混亂不堪毫無章法的轟炸后就做了決定。
“他(指杜登少校)說得對!”多普勒上校對副官說“這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我們沒有必要冒著損失‘六號’坦克的危險繼續蜇伏!組織反攻!”
“是,上校!”
于是,德軍稍加準備就發起了反攻。
這次反攻的目的,就是摧毀敵人布設在兩里外的炮兵陣地,戰術依舊是德軍的一貫風格閃電戰。
在舒爾卡的眼里,就吃驚的看到幾隊德軍在“虎”式坦克和大批照明彈及步兵的掩護下發起反攻。
“他們發起了反攻!”瓦西里在步話機里大叫“而且方向很明顯是你們所在的炮兵陣地!”
這一點舒爾卡倒是沒發現,因為他所在的炮兵陣地距離前線比較遠,雖然他在樓頂觀察而且還有照明彈在空中閃爍。
聽了瓦西里的話后舒爾卡認真一看,發現事情的確如此,各個方向的“虎式”坦克都朝炮兵陣地包抄過來,確切的說是自行火炮陣地。
見此舒爾卡二話不說,抓起電話就下令道“做好戰斗準備!”
“舒爾卡同志!”電話那頭的阿林西莫維奇上尉大聲回答“我們正在戰斗!”
“我說的不是現在的戰斗!”舒爾卡補充道“敵人坦克上來了!”
“什么?你可以說大聲些嗎,舒爾卡同志?”
舒爾卡已經有些后悔在阿林西莫維奇聽力還沒完恢復的情況下讓他擔任指揮官了。
不過這似乎無法避免,因為這時候的炮兵和坦克兵沒幾個聽力是正常的,只要他們打過仗。
“我說!”舒爾卡加大了聲量“敵人坦克朝我們開來了,十幾分鐘后就會到達我們的位置!”
電話那邊一陣沉默,舒爾卡以為他還沒聽清于是又重復了一遍。
不過才說到一半就聽到阿林西莫維奇上尉大叫起來“太好了,舒爾卡同志,你確定他們上來了?”
“是的,當然!”
“太棒了!”阿林西莫維奇上尉回答“我們馬上做準備!”
于是炮聲馬上就停了下來。
這也很正常,因為炮兵部隊通常都會在有情況時轉移。
德軍的杜登少校也是這樣想的,于是他馬上下令“加快速度,別讓那些俄國佬跑了!”
“是,少校!”德軍坦克一個個對他做出了回應。
此時的德軍可以說是勢如破竹。
這主要是因為“虎式”在這時幾乎可以說是無堅不摧而蘇軍又沒什么火炮能對其構成威脅,于是德軍在“虎式”的帶領下沿著街道橫沖直撞迅速朝目標方向前進。
德軍不愧是使用坦克的專家,坦克為步兵火力和防護,步兵則不斷的跟在坦克后方往前打照明彈、用曳光彈指示目標、為側翼做掩護,甚至前出到坦克前清除路障、地雷等。
各種戰術動作都像格式化似的井井有條……
打仗有時不能太有規律。比如對敵人的戰略、戰術,因為如果敵人能猜得到你想做什么,那么這場戰斗基本無法達到期望的目標,即便達到了也要付出慘重的傷亡。
但有時又應該有規律,而且還不能破壞。比如部隊內部各兵種之間的協同,原因是只有“有規律”,友軍才知道你在做什么、將要做什么,于是才能為你相應的掩護和協同。
德軍就是這樣一支部隊,他們在戰略、戰術上擅長“出奇制勝”讓敵人防不勝防,而在部隊內部卻制定了嚴格的規則并輔以訓練使各兵種能夠像一臺戰爭機器似的如臂指使、應用自如。
在德軍這種強有力的打擊下,訓練不足的蘇軍步兵就更像一群烏合之眾,他們在德軍的步坦協同攻下驚慌的亂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