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計劃”這個名字倒是很貼切,它的意思就是小而堅固,而且是封閉的一圈,意指針對斯大林格勒的“小包圍圈”。
斯大林這種簡單而粗暴的進攻戰術不能說完沒道理,因為包圍與反包圍往往就是在拼盡最后一滴血互相傷害。
比如此時的頓河方面軍和德第6集團軍。
如果頓河方面軍等一切都準備好、補給跟上來再慢慢動手的話,就意味著德第6集團軍也獲得了更多的物資更難消滅。
甚至在這種情況下蘇軍不顧傷亡的朝德軍發起沖鋒也是有道理的……敵人被包圍,確切的說將要被包圍處于物資緊缺的狀態,蘇軍持續不斷的沖鋒也就意味著德軍彈藥持續不斷的消耗,到了一定的程度等彈藥消耗得差不多的時候,德第6集團軍也就崩潰完蛋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蘇軍的傷亡都是值得的,甚至敵我傷亡比還不見得會大多少,區別只是蘇軍傷亡在前頭成為一具具尸體,而德軍卻是被一個個被俘虜然后押送到西伯利亞去做苦工。
于是,整個斯大林格勒就像是個火藥筒似的被點燃了,到處都是炮火的轟炸、戰機的呼嘯以及敵我雙方的你攻我防。
形勢顯然對第6集團軍不利。
斯大林突然改變策略將大縱深包圍改為近距離包圍的確打了保盧斯一個措手不及,他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命令部隊死守以將最后幾批彈藥運進包圍圈。
同時他在電話里做最后一次努力。
“元首閣下!”保盧斯說“我們很快就要被敵人包圍了,敵人距離我的指揮部只有十幾公里,他們的坦克趕到這甚至不需要一小時!我再次請求,如果現在突圍還來得及!如果不撤退的話,我們將被永遠留在斯大林格勒,同時斯大林格勒也永遠不會屬于我們!”
保盧斯這話是正確的。
對于人和城來說更重要的顯然是人。
因為城沒人還可以再建,還可以再打回來,但是人如果沒人……那不僅城拿不到,甚至連東山再起的希望都沒有了。
但自詡軍事天才的希特勒又怎么會聽進保盧斯的建議。
“振作起來,我的將軍!”希特勒用他抑揚頓挫的語氣說道“我知道這很危險,但這同時也是我們的機會!我們要敢于冒險,俄國人想包圍你們,那就讓他們包圍吧!我會用事實告訴他們,這是他們犯下最大的錯誤!相信我,你們會得到充足的補給,而且這個包圍圈不會持續太久,你和你的部下很快就能脫困!”
保盧斯還想說什么,但副官就在旁邊催促道“將軍,敵人離我們只有五公里了,我們必須馬上撤退!”
五公里說遠不遠,因為這五公里還有德軍士兵防守。
但說近也不近,畢竟保盧斯代表的是第6集團軍指揮部,這個指揮部如果出什么狀態,位于斯大林格勒的德軍的士氣也會遭到面打擊。
這迫使保盧斯不得不做出抉擇。
因為如果要突圍,那就要組織反攻以使自己的后勤補給不被切斷,這樣突圍才更有希望。
如果服從命令繼續進攻斯大林格勒,那就要渡過頓河到東岸組織防線。
最終,保盧斯還是選擇了后者……他無法違抗元首的命令。
保盧斯不是沒有考慮過不顧一切違抗命令帶兵突圍,但他知道這不會成功的,也不可能成功。
如果說有什么人違抗元首的命令還安然無恙的話,那就是在非洲作戰的隆美爾了。
但保盧斯卻知道自己和隆美爾不同。
這并不是說希特勒更器重隆美爾……事實上,無論是誰,只要違抗元首的命令通常都不會有好下場,即便他深受元首信任。
隆美爾之所以能成為例外,是因為他違抗了元首的命令還打勝仗,取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