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計劃當晚就制定出來。
計劃的制定前后不到一小時,因為出自政委的戰斗計劃可以說是千篇一律,毫無例外的都是組織炮火準備,然后坦克在前步兵在后發起一波又一波的沖鋒,所以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考慮、商議,直接在地圖上畫出一個個范圍然后哪支部隊在前擔任主攻哪支部隊跟進哪支部隊作為預備隊就完了。
而且時間十分緊湊,這個政委是屬于“說風就是雨”型的,馬上制定作戰計劃馬上就要組織部隊,第二天凌晨就要展開進攻,連必要的后勤準備和彈藥儲備都沒有。
后來舒爾卡才知道,這個叫佐洛塔廖夫的政委是出了名的急性子,就像他從莫斯科趕來的路上也是馬不停蹄甚至幾夜沒睡于是才能提早那么多天趕到第51集團軍一樣。
從負責任和盡職方面來說,佐洛塔廖夫的確是個合格的政委,甚至可以說是蘇軍對政委的定義就是對他量身打造的艱苦樸素、鞠躬盡瘁、任勞任怨等等這些詞用在他身上一點都不夸張。
這也是佐洛塔廖夫能夠成為一名集團軍政委的原因,當然也是最高統帥部會把他派到第51集團軍的原因之一之前派的政委出了“問題”傷了第51集團軍的士氣,這一回派出的政委絕對、必須、肯定得是個政委中的政委。
這樣才能穩定軍心才能服從,更重要的還是找回最高統帥部丟掉的面子。
舒爾卡絕對相信佐洛塔廖夫對祖國的忠誠以及對軍隊和人民的奉獻,因為佐洛塔廖夫眼睛里已充滿了血絲,整張臉都累得變形了,但還是堅持在指揮部里指揮。
問題就在于佐洛塔廖夫并不是一個適合指揮作戰的人。
舒爾卡曾經冒險提出異議“佐洛塔廖夫同志,對于目前這種情況,我是說敵人的88反坦克炮十分密集,我軍很難突破其防線,我認為不應該貿然行動,否則”
“我們不應該被敵人的表面嚇倒,舒爾卡同志!”佐洛塔廖夫打斷了舒爾卡的話“只要我們所有人團結在一起,每個人都不怕犧牲奮勇前進,我有信心,敵人的防線很快就會被我們踩在腳下!我們要用侵略者的鮮血染紅他們曾經強占的土地,一個都不放過!”
話說的很漂亮,但舒爾卡卻知道這些對戰場形勢一點幫助都沒有。
不僅沒有幫助甚至還有害
原因很簡單,像這樣強行進攻,最大的可能就是將原本就實力不濟的第51集團軍的實力消耗殆盡。
此時的第51集團軍經過休整后幾個坦克師已經被整編為坦克團了,除了幾個機械化師還有些坦克外,就只剩下隸屬于機械化第4軍的第55、第158坦克團和第254坦克團。
這是為了能夠精簡指揮機構之前因為傷亡慘重尤其是坦克損失慘重,所以各部隊都沒有滿編,有的坦克團只剩下二十幾輛坦克。
這樣的編制顯然不適合突擊作戰,于是特魯法諾夫和舒爾卡就決定乘著休息的時候將這些坦克部隊集中在一起指揮,為將來突破敵防線后的快速穿插做準備。
但現在看來,這些準備都是途勞,因為他們很快就會走上戰場被敵人打散。
而且這后果相當嚴重。
因為一旦第51集團軍的這些后備力量被打得死傷殆盡,第51集團軍就算突破了德軍防線也沒有快速穿插的資本第51集團軍能夠每天前進50公里甚至65公里,那是在有坦克在前方突破的情況下才有可能。
否則,如果只是步兵或是一些裝甲車,前方隨便幾個碉堡亦或是一道簡易防線一個高地都能將部隊擋住幾小時。
而這些并不是佐洛塔廖夫那些高大上的話能解決的。
舒爾卡和他的部隊也被派上了戰場,而且是位于攻擊線的中部。
對此佐洛塔廖夫是這么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