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里一時沉寂了下來。
舒爾卡說得很直白,也很實際。
因為他從貝利亞那里得到一條經驗永遠也不要跟他們玩心思。
舒爾卡或許在戰場上是一個能手,或者也可以說他能憑著自己的歷史知識預知很多危險于是成為一名戰場能手。
但是,在權術上舒爾卡卻是菜鳥中的菜鳥。
要想在這種暗潮涌動、兇險無比的權術斗爭中生存下來,舒爾卡認為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直白”。
因為舒爾卡那點花花腸子瞞不過任何人,所以干脆就什么“腸子”都沒有,有什么就說什么,事實怎樣就怎樣。
這些話對斯大林來說或許有些刺耳。
因為這種模式就是斯大林的意思,用政委去監督那些在戰場上作戰的部隊讓他們一往無前的作戰。
這種模式或許在戰爭初期還是有點用的……其實戰爭初期也沒用,因為戰爭爆發以來蘇軍就兵敗如山倒,該逃的逃該投降的投降,其中有政委一起投降敵人甚至成為敵人中的一員的,也有政委、指導員不同意投降卻被士兵殺死然后投降的。
如果說真有起到作用的話,那就該是在莫斯科保衛戰的時候,政委的存在和監督使許多部隊戰斗在一線沒有后退。
這是可取之處。
問題是莫斯科保衛戰并不需要部隊多大的戰術素養,所有部隊只需要知道一點在寒冷的天氣中堅持、堅持,再堅持,然后德國人就垮了。
這樣的勝利并不是其它戰役能復制的。
尤其隨著戰爭的深入蘇軍素質越來越高同時越來越多人相信蘇聯能獲得勝利……
其中后者更重要。
戰爭初期幾乎沒人相信蘇軍能獲勝,這時客觀的說政委的作用就很有意義,因為他們能穩定人心,就算沒有穩定人心也是硬生生的讓士兵堅守自己的崗位組成了防線。
但是在莫斯科保衛戰勝利之后,接著又一次一次反攻后,蘇聯軍民戰勝敵人的信心和士氣直線上升,這時候政委能起的作用就小了,其弊端也就是不懂軍事、不懂打仗卻掌握著指揮權亂指揮就逐漸顯現出來。
過了好一會兒,貝利亞才插了一句“雖然舒爾卡同志說的有些絕對,但是斯大林同志,這個問題我也不只一次聽說過,軍隊主官知道怎么作戰,但他們卻因為要服從政委的命令而不得不按政委的意愿布署,然而,當戰斗失敗后,負責任的卻是主官而不是政委,這對軍隊的士氣是個很大的打擊!”
斯大林沒有回答,他考慮了一陣后,就說道“今天的談話就到這里吧!”
“是,斯大林同志!”
說著貝利亞和舒爾卡就從辦公室里退了出來。
舒爾卡明顯感覺到貝利亞轉身的那一刻很滿意的朝舒爾卡點了點頭。
舒爾卡可以說是完全按貝利亞希望的做,甚至可以說比他想像的還要完美,因為了解斯大林的貝利亞知道舒爾卡這番話已經說動了斯大林。
斯大林性情多疑,如果不是像舒爾卡這樣的人這么大膽直白的說出這個問題的話,其它人甚至包括貝利亞在內說的都可能會被當作“中傷”、“抹黑”。
其后果是什么就不用多說了。
所以反而是像舒爾卡這種來自前線的軍官說的才可信,而一旦斯大林相信了,那么接下來斯大林就別無選擇了。
因為擺在斯大林面前就是兩條路
一無視政委制度的弊端繼續延用。
這一點毫無問題,蘇聯軍隊也能繼續作戰甚至還能取得勝利。
問題就在于,就像斯大林自己考慮的那樣,蘇軍以如此之大的傷亡與敵人作戰,還有之前幾十、上百萬的被德軍圍殲,此時的蘇聯已經到了讓孩子和女人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