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閨女跟媳婦上進了,他也不能拉她們的后腿,家里一向也是媳婦做主,這一次大不了到時候賠點錢,媳婦要是不成功,他在地里種地也能給她兜著。
想明白了也就不糾結了。
次日請鄉親們吃飯,眾人夸贊的話一句接著一句,又是夸蕭冉,又是夸這次修的房子。
這樣的房子這樣的家具在村里可都是頭一份,就連電視機也是村里的第一臺。
蕭家人也來了,蕭大伯對這個弟弟沒什么意見,弟弟家日子好起來了,他也是發自內心的為弟弟開心,讓媳婦還特地帶點禮過來,大伯娘看這二房確實是發達了,也不吝嗇,咬牙割了兩斤豬肉。
蕭爺爺也樂呵呵的,蕭奶奶就算還是不高興,聽著周圍人不停的夸獎,面上也帶上了笑。
蕭小叔一家沒來,聽說跟著蕭秋水去市里拍戲去了。
放假的兩天時間很快過去,趙楠又回到了縣一中上學,馬上就要中考,除了數學,其他老師怕這個天才會偏科,都抓著她補課,沒想到完全不用補,天才就是不一樣,什么科目都能學的那么好。
中考過后,她又拿了全市第一,上面又給發了獎學金。
現在家里就算光靠著她的獎學金也能過得非常滋潤,蕭媽的服裝事業也做起來了,蕭媽自己就是村里人,她知道小地方的人對服裝大概的價格能接受到什么程度,也知道什么樣的款式收年輕人喜歡。
剛開始只有她一個人,慢慢的生意好了起來,她都來不及做了,只好雇傭了些村里的婦女給她打下手,大家伙兒從來都是自己做衣服,現在不過做給別人穿,也是手到擒來的事兒。
趙楠給蕭媽提了意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會做衣服的人那么多,別人要想模仿是很容易的,還是得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設計。
蕭媽沒念過書,不懂設計什么的,不過還是聽話的聽了閨女的話,去縣里上了夜校,先把認字學會了再說。
蕭媽這邊在進步,蕭爸那邊還是個地里刨食的怎么行?兩個人在一塊兒,一個人進步一個人原地踏步,最終絕對會走向分開。
所以蕭爸也聽話的陪著蕭媽去上夜校認字,蕭爸從來沒上過學,他從小就很羨慕那些上學的人,得知夜校教了錢,也就認認真真學起了識字,課堂上做筆記,課堂下寫作業,比蕭媽還要認真,連帶著蕭小寶都被壓著學習。
大人的理解力比小孩子強,所以蕭爸蕭媽進步飛速。
趙楠不是沒想過讓蕭媽承包縣里倒閉的服裝廠開服裝公司,可想了想,蕭爸蕭媽到底這么多年都是老實的莊稼人,做生意動腦子的地方比較多,這兩人鐵定玩不過那些花花心思多的商人。
所以她也就給蕭媽規劃的走高級定制這一條路。
不需要有很多的顧客,只要衣服質量好,而且主打量身定制的噱頭,就少不了貴婦來買。
她馬上就要去首都上學,人脈方面,她未來的同學不就是現成的?眾所周知,好的學校,花大價錢上的權貴子弟也不會少,她的計劃是把蕭媽也帶去首都,等在那邊找好店面有了生意,再讓蕭爸跟蕭小寶一塊兒去。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何況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她以后是板上釘釘的要留在首都了。
蕭爸蕭媽雖說沒有什么大聰明,但她們有一點好,那就是聽話,知道閨女成熟,比別人聰明,所以閨女說的意見,夫妻兩大部分都采納了。
這次提出讓蕭媽跟著一塊兒去首都發展,蕭媽還有些舍不得家里剛發展起來的事業,聽趙楠一通洗腦,給她勾勒出未來的事業版圖,心里有了干勁,也就同意了。
蕭媽同意了蕭爸也就沒有意見,至于蕭小寶,這個小豆丁還沒有參與家庭議事的權利。
這幾個月,趙楠也不光在準備中考,而是從國外定了一批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