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聰整治了何遷一番,心情大爽,接下來,只等吃了鹿鳴宴,取了舉人文書,便可赴京城參加會試了。
京城有陸靈兒在苦苦相候,他這心思早就飛過去了,在金陵城這最后兩天,他也沒打算去游玩,成日就是待在租住的院子里,遙想著京城之事。
奈何樹欲靜而風不止,他不想出門,卻偏偏有人找上門來。
這天一早,他正捧著本《四書章句集注》在那發待呢,門口護衛突然來報,誠意伯府有人求見。
誠意伯?
劉伯溫!
這位大名人的故事他自然知道,傳聞這劉伯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明陰陽,懂八卦,曉奇門,知遁甲,博古通今,甚至能算出未來之事,乃天下少有的奇人。
當然,這劉伯溫已經去世了,現在襲承誠意伯之位的肯定是其后人。
這誠意伯找自己有什么事呢?
誠意伯府來人,楊聰當然不敢不見,他一面令護衛傳人進來相見,一面整了整衣衫,來到大堂相候。
不一會兒,一個頗為清瘦的老者便施施然走進來拱手道“小人誠意伯府管事劉葛見過楊公子。”
一般人家的下人,那就跟奴才差不多,地位甚至比普通平民還低,不過這勛貴府邸的下人自然不在此列,楊聰可不敢怠慢人家,他連忙拱手回禮道“不知劉管事此次前來,所為何事???”
劉葛飛快的從懷里掏出個帖子,遞到他跟前,躬身道“我們老爺聽聞公子才高八斗,甚是歡喜,所以想請公子去府上聊一聊?!?
這都什么跟什么啊?
楊聰可不信自己的才華能驚動奇人劉伯溫之后。
那么誠意伯找自己有什么事呢,難道誠意伯府想招攬自己,不大可能?。?
這年頭,公侯勛貴和士紳可不是一路人,雙方并沒有什么從屬關系,就算是誠意伯,如果沒有相應的職權在身,也使不動什么人,更不要說招攬士紳了。
這事還真是奇怪啊。
楊聰客客氣氣的把劉葛送走之后便命人趕快去請張平前來,他對金陵的局勢一點都不了解,可不敢冒冒失失就跑去誠意伯府。
他想跟張平搞好關系,張平也想跟他這種豪爽的“貴人”搞好關系,兩人這會兒也算是不錯的朋友了,張平不但積極幫他辦事,還將自己的住址和經常待的幾個地方告訴了他,所以,他要找張平是很簡單的事,沒過多久,張平便應招而來。
楊聰跟其寒暄了幾句,隨即便直接問道“張兄,你知道誠意伯嗎?”
張平微微點頭道“誠意伯府我倒是去過,因為當今誠意伯劉瑜是嘉靖十一年才續封爵位的,誠意伯府也是去年才建成的,當時我還幫衙門里的朋友找過一些匠戶呢。不過,誠意伯劉瑜我并沒有見過,對他的事也只是道聽途說而已,怎么了,難道誠意伯府找你麻煩了?“
誠意伯劉瑜竟然是續封的爵位,有斷才有續,意思就是說誠意伯這一脈還斷過幾代咯,這事楊聰還真沒聽說過,他忍不住好奇道“你意思這誠意伯一脈中間還有沒襲承爵位的嗎?他們倒不是想找我麻煩,只是剛伯府來人送請帖了,說是誠意伯想找我去聊聊,問題我根本就不認識他啊,你知道這誠意伯為什么會找我嗎?”
張平聞言不由一愣,誠意伯劉瑜竟然主動找這位楊公子,這事還真是奇怪啊。
他想了想,隨即恍然道“我估摸著這事跟魏國公府肯定有關系,因為你去魏國公府遞過拜帖,而誠意伯和魏國公同屬洪武勛貴,他們之間關系可不一般?!?
洪武勛貴楊聰倒是隱隱聽說過,這大明朝勛貴主要分為兩撥,一撥是朱元璋在洪武年間分封的,民間一般稱之為洪武勛貴,一撥是朱棣在永樂年間分封的,民間一般稱之為永樂勛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