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時候,夏言要再不明白嚴嵩是想奪他的權他就是白癡了,兩人之間就差當面撕破臉了,這會兒嚴嵩擺明了舉薦自己的親信去出任浙直總督,他自然不想讓嚴嵩得逞。
經歷了這么多事,他漸漸也明白了,這會兒海商豪門和嚴嵩穿的就是一條褲子,嚴嵩想要平息東南沿海的海盜簡直易如反掌,不管是楊順、李順又或張順,只要一上任,海盜絕對會銷聲匿跡,到時候嚴嵩在嘉靖眼里就更有“能耐”了,他這內閣首輔之位怕就危險了。
他不想嚴嵩得逞,但是,他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選跟人家去爭,怎么辦呢?
這時候,又一份奏折又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份奏折是山西巡撫曾銑所上,其內容并不是諫言剿滅海盜和倭寇,而是諫言收復河套。
這收復河套跟剿滅海盜和倭寇有什么關系呢,夏言為什么會看上這份奏折呢?
收復河套跟剿滅海盜和倭寇自然沒什么直接的關系,但是,夏言卻從這份奏折看出很多東西來。
他發現,曾銑這個人的確是個人才,而且官聲相當好,是個值得拉攏的目標。
當然,他并不是想舉薦曾銑去出任浙直總督,當初朱紈的教訓還歷歷在目,他是不可能再犯傻了。
他這會兒也明白了,朱紈或許沒什么問題,只是海商豪門和嚴嵩一黨太厲害,太惡毒了,如果讓曾銑去接朱紈的班,結果估計跟朱紈差不多。
他想的是讓曾銑取代楊聰,出任宣大總督并兼任山西巡撫,然后再舉薦楊聰去出任浙直總督!
這一招乃是驅虎吞狼之計,誰是狼誰是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知道陽明一脈跟嚴嵩同樣不對付,如果楊聰出任浙直總督,絕對會跟嚴嵩一黨和海商豪門掀起一場惡斗,到時候不管誰贏了,他都不會吃虧。
至于嘉靖那邊,他相信,嘉靖絕對會選楊聰而不選楊順,因為楊聰的能力有目共睹,他雖然跟楊聰也不對付,但是卻不得不承認,楊聰的確是個人才,如果說這朝中還有誰能真正解決海盜和倭寇的問題,絕對非這個楊聰莫屬。
想到這里,他毫不猶豫的在票擬上寫道擬,擢曾銑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宣大總督兼山西巡撫,專責收復河套,同時遷現宣大總督楊聰為浙直總督,專責清剿海盜和倭寇。
這主意,著實不錯,嘉靖看罷奏折和票擬,對夏言的觀感不由有了些許改觀。
他知道,這會兒西北的形勢已然大定,楊聰在不在西北,估計都不會出太大的問題,而這曾銑也非泛泛之輩,讓其出任總督收復河套著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他也知道夏言和楊聰有矛盾,沒想到,這夏言竟然能舉薦楊聰去出任浙直總督,這浙直總督的權力和比宣大總督大多了。
至于楊聰和楊順到底選誰,這個還用想嗎,當然是選楊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