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下位之機,把海盜和倭寇都收拾了,好好證明一下自己的能力,結果,所用非人,朱紈一通“瞎搞”,不但沒能剿滅海盜和倭寇,還把東南形勢搞得一團糟,嘉靖都差點遷怒于他了。
后面,他利用嚴嵩創造的機會,好不容易把楊聰“換”走,換上“自己人”曾銑,想奪回河套,好好證明一下自己的能力,結果,卻被錢給難住了。
他可沒楊聰有錢,收復河套可是要花銀子的,而且需要花很多很多銀子。
因為,按曾銑的計劃,最少要調動十萬人馬才能將河套收回來。
十萬人馬,一個月光是糧餉就要將近三十萬兩,收復河套最少也需要半年時間,也就是是說,他最少要拿出將近兩百萬兩才能實現收復河套的壯舉。
他哪來的這么多銀子,別說兩百萬兩,就是兩萬兩他都拿不出來,朝廷也不可能摳出這么多銀子來,所以,收復河套的事情就這樣卡殼了,嘉靖對他的意見也越來越大了。
他這會兒真頭疼的不行了,如果再這樣下去,他這內閣首輔的位置恐怕是坐不了多久了。
這天,東南傳來捷報,楊聰于通州大敗倭寇,殺敵數千,俘虜兩萬余,嘉靖是高興的不行了,他卻是頭疼的更厲害了。
楊聰那可是他的大敵,如果讓這家伙竄起來,恐怕很快就要威脅到他內閣首輔之位了。
早朝過后,他一如既往的翻閱著奏折,很快,他便翻到了楊聰的奏報。
這奏報和捷報是不一樣的,捷報一般戰斗結束就會傳往京城,就是簡單的戰果,沒有其他東西,奏報卻是大戰之后主帥對戰斗的總結,其中一般都隱含著請功求賞的意思。
令人奇怪的是,楊聰在奏報中并沒有給自己請功,這次戰斗的大部分功勞楊聰都分潤給了胡宗憲和戚景通,而且,這家伙在最后竟然請奏將海商豪門一網打盡!
海商豪門已然歸附嚴嵩,這點夏言是相當清楚的。
那么,這件事怎么處理呢?
幫楊聰收拾海商豪門嗎?
這樣一來,楊聰豈不是聲威更盛!
幫嚴嵩保住海商豪門嗎?
這樣一來,嚴嵩豈不是更得手下擁戴!
他發現,無論自己怎么選擇,貌似都對自己不利。
唉,真是頭疼啊。
正在這個時候,外面突然傳來嚴嵩恭敬的聲音“首輔大人,可有空?”
這家伙怎么來了?
說實話,這會兒他對嚴嵩相當的反感,因為這家伙就是條養不熟的惡狗,自己將其養的肥肥壯壯的,這家伙竟然反過頭來咬自己,任誰都會反感這種人。
他看了看手中的奏折便明白這家伙為什么來找自己了,很顯然,這家伙已經知道楊聰上奏的是什么了。
那么,到底幫誰呢?
夏言沉吟了一陣,這才淡淡的道“進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