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前殿,五經閣,原本這里是閑散的翰林們研討四書五經之地,說白了就是個聊天打屁的地方。
平常,這里是很少有人來的,因為大家畢竟都在坐班,就算閑得蛋疼也不能表現出來不是,一般大學士又或者學士大人不組織他們來研討,他們是很少來的。
但是,這會兒里面卻是人頭攢動,擁擠不堪,好像翰林院所有人都擠進了這個不大不小的殿堂一般。
不過,這些人并沒有高談闊論,以顯示自己對四書五經有多么的了解,里面的人大多都在埋頭編書,間或有些人拿著寫好的草稿起身去找坐在正中的楊聰請教一番,其他人基本都不怎么吭氣。
大家都很專注,楊聰貌似也在認真的編撰著什么,碩大的書桌上到處都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凌亂不堪,也沒人去整理。
正當楊聰放下筆,揉了揉額頭,準備小憩一下時,一個親衛瞅準時間上前輕聲道“大人,午時都過了,是不是命人把飯菜端上來。”
楊聰聞言,不由啞然道“哎呀,這么快又到午時了啊,難怪感覺有些餓了,快,快命人把飯菜端上來,別把大家都餓壞了。”
很快,便有幾個衙役端著一盤盤的飯菜擺在每個人的跟前。
飯菜的樣式都是一樣的,四菜一湯,連帶米飯一起,用個精致的盤子裝著,一人一份,看上去誘人無比。
不過,這會兒里面編書的人好像都對這些噴香的飯菜不怎么感興趣,有的人實在餓了,就端起飯碗來胡亂扒拉一通,有的人干脆就埋頭在那里奮筆疾書,根本就不理旁邊的飯菜。
楊聰見狀,也不吭氣,只是自己端起飯碗來飛快的吃著,壓根就沒管其他人吃沒吃。
他們已經聚到一起編撰了將近一個月了,大家也都熟的不行了,吃飯什么的,不用你去勸,誰餓了自然會吃,要你去打攪人家的思路,人家反而會不高興。
有時候人就是這樣,專注于某件事的時候貌似吃飯甚至是睡覺的時間都沒了。
其實,再忙的人也不至于忙到這種程度,只是有時候心思都花在某件事情上,不想因為吃飯又或者睡覺而打斷而已。
這時候王宣正好編完了《五行篇》中的一章,他也不管什么禮儀不禮儀的,直接就端起飯碗,拿著編完的草稿來到楊聰身邊,把草稿往楊聰跟前一擺,說了聲“大人,您看看有什么問題沒。”,緊接著便夾起楊聰盤子中的菜飛快的吃起來。
楊聰也不覺得突兀,他邊扒拉著飯,邊看著眼前的草稿,時不時指出某個不妥之處與王宣商議一番,兩人商議完,直接把碗一丟,又拿起筆,埋頭繼續編撰起來。
王宣的飯碗甚至直接就扔楊聰盤子里了,搞得亂七八糟的,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兩個家伙腦殼有問題呢。
一個送飯的衙役見狀,連忙上前將碗整了整,又偷偷瞄了瞄楊聰正在編撰的東西,這才端起盤子,緩緩的退了出去。
楊聰貌似正在專注于編撰的內容,其實眼睛卻在偷偷瞟著那衙役,甚至,他嘴角還露出了一絲不屑的輕笑。
這家伙是嚴嵩派來的親信,這點李十二早就告訴他了,或許,嚴嵩是想讓人盯著他,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放下一切,在努力編書吧。
這年頭編撰一本書可不容易,特別像楊聰這種,想編撰出來一套類似于小型百科全書的巨著,最少也要幾年時間,編個十幾二十年,那也是很正常的。
楊聰雖然一直沒有停下《格物致知之理》的編撰工作,但是,以前的時候他都是帶著人到處跑,而且還要負責很多重要的事情,根本沒時間來管編撰的事情,那時候他都是任由王宣和唐順之他們自己去編,很少去管,所以,這《格物致知之理》雖然編了十來年了,草稿都還沒完成呢。
楊聰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