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禁到底是好還是壞呢? 這個問題,如果用現代人的眼光去看,不用想,那自然是壞,影響極壞! 開什么玩笑,不讓人出海。 生意不做了嗎? 自產自銷嗎? 閉關鎖國讓人家遠遠的甩在后面嗎? 但是,這會兒的人卻不這么想,至少,統治階層不這么想。 比如當皇帝的,他們可不做生意,他們也不知道海上貿易能帶來多少收入,所以,大明歷代皇帝都支持海禁,一旦海盜和倭寇鬧起來,他們便實施嚴厲的海禁。 他們圖的并不是別的,就是省事而已,把海一禁,把海盜和倭寇全部擋在外面就得了。 至于當官的,有很大一部分是重農輕商,根本就看不起做生意的,所以,這海禁了也就禁了,他們也圖簡單省事。 還有一部分跟商戶有一定的關系,或者本身就是商戶出身,他們同樣支持海禁! 為什么呢? 很簡單啊,把海禁了,其他人都不準出海做生意,只能由他們控制的商戶去海外賺錢,這樣,他們就發了! 海商豪門如此,嚴嵩一黨同樣如此,他們都是眼紅海上貿易的利潤,想做獨門生意,所以強烈支持海禁! 張居正可不知道這些,至少這會兒他還不是很清楚,他只是一個普通的讀書人而已,而且還是個內陸的讀書人,海禁根本就跟他搭不上一點關系。 他仔細想了想,隨即便估摸道“這海禁興許是對的吧,畢竟大海如此遼闊,朝廷根本就管不到,如果某些人出海與海盜和倭寇勾結,大明沿海豈不是又要亂了。” 楊聰聞言,眉頭不由一皺,張居正的想法估計就是大多數朝堂官員的想法吧,海禁其實跟他們并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他們都認為禁了總比不禁好,因為禁了省事啊! 這個問題,怎么解釋呢? 他想了想,還是沒解釋了,因為解釋起來太麻煩了,沒接觸過的人還不一定能聽得懂,還不如讓張居正他們看看事實,看到了事實,相信他們就明白了。 兩人說話的功夫,船隊已然進入登萊水城。 這水城原本就是為了防御倭患而設,其規模并不是很大,四周城墻都不到一里長,但是城墻卻很高,甚至比一般府城的都要高,足有三丈多高。 至于為什么要建這么高,當然是為了防止倭寇借大船奪城墻,要知道一般海船船舷高度再加上甲板上的船艙高度差不多就達到一丈左右了,大福船的船艙更是高出水面兩丈多,如果城墻建的太低,人家直接從船艙上跳下來便成,所以,登萊水城的城墻很高,福船在其面前都要矮上一大截。 這登萊水城還有一個特色,那就是城內有一個港灣,而且,入口處已經用類似城門的大木閘給擋住了。 也就是說,船隊可以直接通過水閘進城,登上碼頭就算是到了城里面了。 這時候,登州衛指揮使已然單著衛所所有官員在碼頭上等候了,因為這次來的可不止楊聰和其七個弟子,還有武定侯郭勛的孫子郭江呢。 這山東都司和遼東行都司正好歸左軍都督府管轄,而武定侯郭勛正是左軍都督府的左都督,登州衛又歸屬山東都司管轄,登州衛指揮使自然是要落力巴結這位小都督。 當然,就算是郭江沒來,登州衛指揮使也不敢怠慢,因為這次來的楊聰當初可是五省總督,權力那可比武定侯郭勛大多了,那是后楊聰抓的可嚴了,他們這些衛所軍官都是聞之膽顫。 這會兒楊聰雖然已經“致仕”了,但是人家的影響還在啊,隨便一句話,收拾他這個小小的武官還是很簡單的。 總之,楊聰一行人得到了登州衛全體官員的隆重迎接和熱情款待,那家伙,登州衛指揮使那叫一個謙卑啊,就差沒當著他們的面叫爺爺了。 至于戚繼光,儼然成了登州衛的當家老大一般,指揮使在其跟前都是點頭哈腰的。 沒辦法,戚家牛啊,原本戚家就是登州衛有數的幾個大家族之一,這會兒更不得了了,不但戚景通出任水師總督,管著整個沿海所有戰船,戚繼光還成了楊聰的關門弟子,這家伙,前途簡直不可限量啊! 一行人在登州衛城休整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