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聰正在金陵教導海瑞等弟子呢,山東的科舉考試卻是率先開始了,戚繼光在眾弟子中得了個第一,第一個參加考試。
不過,他參加的只是縣試和接下來的府試而已,在眾弟子中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話說這會兒戚繼光都已經(jīng)十六了,為什么連縣試都沒過呢,難道他讀書的資質(zhì)如此不堪,竟然連縣試都過不了?
當然不是,戚繼光讀書的資質(zhì)還是很不錯的,這點從歷史上他寫出了那么多的兵書就可見一斑,要是讀書資質(zhì)不行,能寫出書來嗎?
他之所以這么“大”年紀了,還縣試都沒過,主要是因為他壓根就沒參加過縣試。
戚景通原本是不打算讓自己的兒子去參加科舉的,因為戚家是有名的武將世家,其先祖曾當過朱元璋的親衛(wèi),后面還因為戰(zhàn)功被封為明威將軍,而且子孫世襲。
也就是說,戚繼光哪怕不參加科舉,前程也不用擔憂,像他世襲了明威將軍之后就補上了登州衛(wèi)指揮使的缺,然后又晉升山東都司都指揮使,京營參將,神機營指揮,直至現(xiàn)在的水師總兵,一路可謂平步青云。
戚繼光有他的照拂,當個總兵官肯定是不成問題的。
當然,就算當上了總兵那也得聽文官的,哪怕是七品的都察院御史出任巡按,也比他一個總兵職權(quán)要大。
這年頭,武將就是孫子,文官才是大爺。
所以,聽聞楊聰招收弟子,他便將借著當初的玩笑之語,將戚繼光“硬塞”到了楊聰門下。
他想著,哪怕最終戚繼光只能考個舉人,也能憑借楊聰?shù)年P(guān)系當上知州、知府甚至是六部郎中侍郎什么的,比他這個總兵可強多了。
至于世襲的武職,傳給他小兒子戚繼美那也是一樣的,到時候戚家又是文官又是武將,文武雙全,多威風的。
他想的倒美,那么,戚繼光的學識到底如何呢?
說實話,戚繼光學識還是可以的,起碼比當初楊聰剛穿越的時候要強,這會兒再加上楊聰教授的秘技,那就比較的恐怖了。
縣試,他簡直不費吹灰之力便奪了個案首。
府試,他同樣是不費吹灰之力,又奪了個案首。
楊聰教授的秘技可不是開玩笑的,只要完全掌握了,會試和殿試都不是問題,更何況是小小的縣試和府試。
就這樣,戚繼光連中兩元,為楊聰七個弟子的科舉之路博了個開門紅。
當然,縣試和府試連中兩元并不算什么,畢竟就算是院試再折桂,連中三元,那也只是個秀才而已,并不代表什么,楊聰收到消息,也只是微微一笑,略表欣慰而已。
接下來就是海瑞參加的鄉(xiāng)試了,科舉就是這樣安排的,鄉(xiāng)試和會試、殿試都是三年一屆,而縣試、府試和院試卻是兩年一屆,鄉(xiāng)試年是沒有院試的,所以,戚繼光想?yún)⒓釉涸?,連中三元,考個秀才功名,那還得再等一年。
海瑞這個,怎么說呢,雖說他家也是軍戶,但是,卻沒有世襲的武職,海瑞的先祖海遜子雖然在立朝之初出任過廣州衛(wèi)指揮使,但后面,海家就沒落了,海瑞的父親海翰也只是一個廩生而已,而且,在他四歲的時候,海翰便去世了。
所以,海瑞的家里是相當清貧的,只能靠祖上留下來的屯田勉強度日,跟戚繼光比起來,那壓根就沒法比。
海瑞讀書那是相當?shù)挠霉?,要不是家里沒錢,他沒辦法去趕考,估計他早就高中舉人了,甚至金榜題名都有可能。
這會兒有了楊聰教授的“秘技”,又有張平在考場照看,海瑞發(fā)揮的那叫一個出色啊,甚至比楊聰當年還要出色。
他竟然勇奪南直隸鄉(xiāng)試頭名!
這家伙可就不得了了,鄉(xiāng)試的頭名啊,那可是解元,金榜題名那就是板上釘釘?shù)氖?,?/p>